近日,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发布。“立足国情农情”“体现中国特色”……一系列高频词着眼长远,就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提出了总体要求和具体安排。
江苏既是经济大省,也是农业大省。我省将如何就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行细化和落实?记者联系到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看未来江苏如何在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方面持续做出新作为。
加大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力度,计划试点扩大50亩
保障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定安全供给,是建设农业强国的头等大事。中央一号文件中指出,确保全国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都要稳住面积、主攻单产、力争多增产。
“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江苏是全国13个粮食主产省之一,我们不仅要满足省内自给,还要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多作贡献。”江苏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处处长杜永林表示,健全完善粮食安全政策保障体系,让种粮农民有钱赚、得实惠,主产区不吃亏、多产粮,全力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
去年,江苏首次在全省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63万亩,超计划完成3万亩,试验示范取得初步成效。据专家测产结果,全省带状复合种植平均亩产玉米403公斤、大豆105公斤,实现“玉米基本不减产、多收一季豆”的目标。杜永林表示,今年我省将进一步加大带状复合种植推广力度,加强技术集成试验与示范应用,确保扩种大豆油料取得实效。具体举措分别是优化区域布局、优化支持政策、优化技术模式和优化配套机具。“今年,我们将重点挖掘淮北和江淮地区扩种潜力,计划扩大试点面积50万亩,示范推广面积达到110万亩。探索适宜不同地区的‘全环节’绿色高质高效技术模式。发挥省级专家指导组和各级农技推广部门作用,总结提炼各地试验示范的好经验、好模式,进一步提高关键技术到位率和覆盖率。”他说。
以优质粮油省级重点链建设为总牵引,我省着力提高粮食生产经营效益。根据江苏省委一号文件,今年我省将创建600个粮食作物、100个油料作物绿色高质高效示范片。“大力推广‘种’‘粮’一体化模式,引导种粮主体与种业企业、农资购销主体建立联结机制,实现优粮优价,促进农民增收。此外,培育壮大一批粮食产业化联合体,建设一批全产业链价值超百亿的典型县。培大培强射阳大米、淮安大米、兴化大米等优质粮食品牌,积极争创‘味稻小镇’,提高粮食产业链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省农业技术推广总站相关负责人介绍。
持续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今年拟新建120万亩
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是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的一项重要举措。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旱涝保收、高产稳产高标准农田建设,已经富有成效。截至2022年底,全省累计建设高标准农田5000万亩。“十四五”期间,我省计划建设高标准农田1500万亩,其中2023年度新建120万亩、改造提升207万亩,加快补齐农田基础设施短板,努力打造江苏高标准农田的“升级版”。
省农业农村厅农田建设处负责人表示,将从四个方面进行细化工作:一是逐步将永久基本农田建成高标准农田。坚持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相结合,到2035年将能够建设的永久基本农田全部建成高标准农田。
二是着力打造高标准农田的“江苏样板”。对资源禀赋和建设效益较高的区域,集中力量连续投入,加快实现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全覆盖。
三是积极创新赋能高标准农田建设。因地制宜推行“先流转后建设,先平整再配套”建设模式,实现“小田并大田”、碎田变为整田,推动农业生产经营方式由粗放松散向集约规模转变。探索开展数字农田建设试点。因地制宜开展排灌系统生态化改造试点建设。
四是进一步加强高标准农田建后管护。鼓励发包、租赁等形式,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参与高标准农田设施的运行管护,探索建立委托养护、承包养护等管护新模式。
保存种质资源6.8万份,加快建设种质资源基因库
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出深入实施种业振兴行动。完成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当前江苏的种质资源“家底”情况如何?有哪些最新进展?
记者从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我省按照保护优先、高效利用、政府主导、多元参与的原则,形成原位保护和异地保存相结合、活体保存与遗传材料保存互为补充的农业种质资源保护机制,已建成国家级作物、畜禽种质资源保护单位28家,先后确定省级农作物、畜禽(蚕)和微生物种质资源保护单位99个,保存各类种质资源6.8万份,占全国种质资源总量的11%。
为强化种质资源科学系统管理,我省建设江苏省农业种质资源保护与利用管理平台。同时启动建设省农业种质资源综合基因库和家畜、家禽、长江特色渔业、河蟹、经济红藻等6个种质资源保存和创新利用中心。
记者 黄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