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9日,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二次会议听取并审议了省政府《关于2022年度全省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的报告》。报告显示,江苏已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各项指标以及中央生态环保督察的13项年度整改任务,全省生态环境质量创新世纪以来最好水平,形成经济平稳增长、环境持续向好的良性互动局面,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江苏百姓最具幸福感的公共产品。
苏州虎丘湿地公园 强国拍客陆建明/摄
不断厚植绿色基底,天更蓝、水更清、土更净
省生态环境厅厅长王天琦在报告中说,与2018年相比,在地区生产总值连跨3个万亿元台阶的同时,全省PM2.5浓度下降至31.5%,达到31.5微克/立方米;优良天数比率提高4.6个百分点,连续两年以省为单位达到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这也是自2013年以来,江苏PM2.5浓度实现“九连降”。
蓝天增多的同时,河水更加清澈,土壤环境质量更加稳定可控。210个地表水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为91.0%,劣V类断面全面消除。长江干流江苏段水质连续5年保持Ⅱ类,115个长江支流断面水质全部达到Ⅲ类。太湖总磷、总氮浓度分别下降28.7%、8.7%,连续15年实现安全度夏。2022年国家土壤环境监测网一般风险监控点监测结果显示,全省土壤环境质量总体较好,91.2%的点位污染物含量低于风险筛选值。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97.1%,重点建设用地安全利用率100%。
南通俯瞰 江苏省林业局供图
不断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基底,全省林木覆盖率、自然湿地保护率分别达24.06%和64.3%。连续两年,全省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均为“二类”,13个设区市生态质量指数均略有增加,其中,无锡、徐州等10个市达“二类”。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正在吸引着更多生物。据统计,全省物种数更新到6903种,较上年增长857种,部分濒危鸟类达到全球最高种群数。
持续推进污染防治攻坚,圆满超额完成目标任务
亮眼成绩背后,是江苏坚持生态优先、绿色低碳发展的持续努力。王天琦介绍,2022年全年否决劝退污染重、能耗高的项目100多个,关停退出化工企业165家,组织637家排放大户开展友好减排、深度减排,基本完成全省钢铁行业全流程超低排放改造;在全国率先实现排污口排查省域全覆盖,长江、太湖流域排口整治率分别达90.6%和86.5%。
着力解决突出生态环境问题,我省按时保质完成第二轮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整改提出的13项问题。同时,对4个设区市开展第二轮省级生态环保督察,对9个设区市创新开展专项督察,持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据统计,2022年全省实施生态环境行政处罚1.8万件,办理污染环境犯罪案件287起。
持续提升生态环境治理能力,我省发布全国首个省域“十四五”生态环境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全年实施894个重点项目,新增城镇生活污水处理能力66.75万吨/日、生活垃圾焚烧处理能力7350吨/日、厨余垃圾处理能力1060吨/日。全省累计建成154个集约建设、共享治污的“绿岛”项目。为全面提升监测能力,推动168个工业园区建成266个水站、396个标准气站、344个VOCs组分站及6973个空气微站,数量全国第一。
锚定环境保护新目标,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省域范例
“总体上看,2022年我省全面超额完成国家下达的环境质量目标任务,但我们也清醒认识到,全省‘重化型’产业结构、‘煤炭型’能源结构、‘开发密集型’空间结构还没有根本性转变。”王天琦表示,全省生活污水收集率还不够高,生物多样性、温室气体和新污染物等方面监测能力有待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仍处于压力叠加、负重前行的关键期。
成绩来之不易,青山常在、绿水常在的美好愿景仍需久久为功。王天琦在报告中提出,今年的工作目标是:PM2.5浓度32微克/立方米左右,优良天数比率80%左右,国考断面水质达到或好于Ⅲ类比例89%左右,近岸海域优良海水面积比例不低于64.8%;受污染耕地安全利用率达到93%以上。
为实现上述目标,报告明确,应加快推动发展方式绿色转型,持续巩固水环境治理成效,聚焦重点改善大气环境质量,扎实做好土壤污染防治工作,系统推进自然生态保护修复。“我们将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坚定不移推动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持续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切实提升生态环境治理现代化水平,加快建设美丽中国省域范例。”王天琦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