旋律响起,重庆市巴南区莲花街道万泉街社区居民李秀兰与一班“姐妹儿”在小区空坝上跳着欢快的广场舞。
这些日子,万泉街社区居民总喜欢在小游园里坐坐。这是一个集休闲、娱乐、健身于一体的适老化小游园,大家拉拉家常,摆摆龙门阵,邻里之间的感情更浓了。
万泉街社区始建于上世纪90年代初,设施日渐老旧,居住环境较差,亟待改造。改造是好事,但怎么改需要大家群策群力。
为此,社区召开院坝会,一座小凉亭、几张小板凳,轻松的环境、亲近的距离让居民们敞开心扉,畅所欲言。
“万泉街社区老年居民占比大,而老人健身活动空间有限,这是我们的治理难点。”一场场会议下来,万泉街社区党委书记杨坤梅抓住了改造痛点。
针对这一问题,2022年7月莲花街道耗时两个月建成面积2516平方米的“万泉街小游园”。“出门即可锻炼,下楼即可娱乐。”杨坤梅说,小区改造解了居民的难题。
如今,这里已变身为颜值高、功能性强的“口袋公园”——色彩明亮,干净整洁,绿化景观和彩色路面相得益彰,为老旧小区增添了一抹亮丽色彩,真正实现“推窗见绿,推门见景”。
同时,小游园还增设了羽毛球网、乒乓球桌、健身器材、议事亭等设施。居民不出小区便能满足健身、散步、议事话家常的需求。
“现在周围小区的居民都羡慕我们。”居民张静自幼便在万泉街社区居住。看着小区一天比一天好,她感觉日子更有奔头了。
万泉街社区只是一个缩影。在重庆市巴南区,老居民楼披上新装,荒草地变身“口袋公园”……老旧小区改造工程持续推进。
短短几年时间,在花溪街道红光社区重庆联环蓄电池隔板厂家属区,生活品质显著提升。如今闲暇时刻,居民在凉亭内唱歌、跳舞、下棋,在亭外草坪间悠闲地散步,居民自觉清扫院坝落叶……小区的改造带来了新风尚。
老旧小区改造不仅是对基础设施的更新,还有对本地文化的挖掘与传承。
傍水而建的鱼洞曾经是长江沿岸著名的水码头。鱼洞街道鱼轻路小区为上世纪90年代修建,逐渐变得破旧不堪。鱼轻路社区居民徐刚今年60岁出头,在这里已经住了20多年。“小区建成30多年了,设施都已老旧。现在改造后,看着心里就开心。”
“屋顶防水、外墙砖整修、管网整治……这些基础事项改造后,我们觉得还不够。”鱼洞街道社区事务服务中心主任孟庆航说,“交流会上现场搜集意见建议200余条,我们发现老街坊们对这里很有感情,不仅想改造,还想改得好。”
鱼轻路49号楼是进入鱼洞后的第一栋老旧小区楼栋,是鱼洞的门户建筑,孟庆航决定从这里入手。在49号楼侧面外墙绘制了以“孝善鱼洞”为主题的彩绘壁画。古代建筑老街、现代交通鱼洞轻轨站、非遗文化乱针绣、特色水果乌皮樱桃……壁画改造带来的效果十分理想,昔日老旧社区摇身一变成为打卡点。
“你看,这些房子,是不是变得很有文艺范了。”徐刚指着身披彩绘的楼栋自豪地说,曾经由于周围设施慢慢变得破旧,一些邻居都打算搬走。但是现在随着老旧社区改造带来的变化,大家伙也愿意继续住在这里,“毕竟住了这么多年,有感情。”
近年来,巴南区持续聚焦群众所需所盼,“改”出新面貌,“造”就新生活,稳步推进老旧小区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全区已累计完成27个、110余万平方米的老旧小区改造任务,财政总投入2.2亿余元,惠及群众2万余户,人居环境得以改善、城市品质得以提升,群众的参与度和满意度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