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钱茹冰袁艺见习记者罗意
昨天,红色印记永不朽英烈精神我传承我讲革命遗物里的红色故事融媒报道推出第三期,由一件被鲜血染红的卫生衫,感悟秦大刚烈士舍己为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
烈士简介
秦大刚烈士(1926-1947),苏州吴县人,1945年3月进入苏浙公学学习,不久加入中国共产党。毕业后参加太湖游击队,在苏西地区屡立战功。1947年,被国民党军队包围,不幸牺牲。
秦大刚烈士穿过的卫生衫。
历史回响
讲述人陆奕凡(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高一学生)
红色印记永不朽,英烈精神我传承。今天,我和同学来到苏州革命博物馆,瞻仰红色印记、感悟英烈精神、凝聚奋进力量。
在苏州革命博物馆的展厅内,一件伤痕累累的圆领卫生衫静静地躺在陈列柜中。这件卫生衫是秦大刚烈士生前所穿的最后一件衣物。这位英勇的新四军战士牺牲时,年仅21岁。
秦大刚出生在通安金墅的一个经商世家。17岁时,在大哥秦大鲤的影响下,秦大刚积极投身抗日洪流。1945年,秦大刚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成了新四军太湖县总队的一名战士。
1947年1月14日,秦大刚率领金墅武工组的队员在金墅西泾湾村宿营。由于反动乡长的告发,当日凌晨4时,国民党反动派出动100多人将宿营地包围。秦大刚发现敌情后,立即命令武工队员迅速分散突围。
凌晨时分,寒风刺骨,能见度极差,熟悉地形的秦大刚本可轻易摆脱敌人的追击。然而为了掩护队友们脱险,他只身边射击边向南撤退,用枪声紧紧地吸引着敌人。等到天亮,最后一批敌人赶来,发现了隐蔽在桥底的秦大刚。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秦大刚毫不犹豫,毅然举起手中的枪,用仅剩的最后一颗子弹结束了自己年轻的生命,鲜血汩汩涌出,染红了他身上那件破烂不堪的卫生衫。
如今,通安的金墅老街依旧保留着秦家的老宅,秦大刚最后的一声枪声永远回荡在家乡的上空。他用生命捍卫了誓死不渝的信仰,用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初心。
红色印记
英烈遗物,是红色基因传承的永恒载体和鲜活教材;英烈事迹,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使命的真实写照和生动反映。青少年们通过实地瞻仰烈士遗物、讲述革命故事,进一步感知秦大刚烈士舍己为人、宁死不屈的英雄气节,当好红色基因的传承者、实践者、弘扬者。
陆奕凡正在讲述秦大刚烈士的英勇事迹。
精神感悟
当我走进苏州革命博物馆,亲眼看到这件破烂不堪的卫生衫时,我难以想象当时的秦大刚烈士经历了怎样的苦难。秦大刚烈士即使在最危难的时刻,也从未屈服,他用鲜血铸就了共产党人的初心,让我看到了一个信仰坚定、敢于担当、舍己为人的共产党员形象。我们在日常学习生活中也要互帮互助,勇于为社会作贡献,争做新时代好少年。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高一(9)班王洪奕
当我第一眼看到这件伤痕累累的圆领卫生衫时,我不禁好奇这件卫生衫的背后有着怎样一个悲壮的故事。年仅21岁的秦大刚烈士,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掩护队友们脱险,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时,他毫不犹豫地举起手中的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那是多么令人敬佩的毅力和决心!作为一名高中生,我将努力学习,把这种坚毅不屈的精神放在学习上,面对困难和挫折时,不屈不挠愈挫愈勇,在正值青春的年纪,永远向阳而生,发奋读书,长大为社会为国家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高一(9)班王欣冉
秦大刚烈士用血肉之躯谱写了我们如今的光辉,虽然他已离我们而去,可他留下的革命精神熠熠闪光。一个民族的发展需要开路者、建设者和引路者,他们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好。如今革命先烈的梦想已然转变成现实。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只有牢记历史,铭记英烈夙愿,我们才能不忘初心,坚定前行的方向和道路。让我们铭记英雄烈士,以革命烈士为榜样,弘扬革命精神,让英烈精神成为砥砺前行的动力。
苏州市第六中学校高一(9)班蔡鑫语
本版摄影:张健
支持单位:苏州革命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