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年以后,我仍然记得童年时一个夏日,来到亲戚家所在的古镇,听着织机发出的“吱呀”声响。
我的家乡在贵州,贵阳市郊有一个名叫青岩的镇子。青黑石板、青砖石墙……这里仿佛一座满目石头的城堡,安静地卧在不足百米高的黄家坡下。亲戚家住在小镇南门口,沿着泛着光的石板路,穿过城门楼,就能看到一座二层小楼,石头为墙、木头成柱、白墙灰砖,颇为古朴。一楼是亲戚家开的店,摆放着手工做的鞋垫、布鞋、围巾、布匹等,每一样都是不同的纹样,颜色五彩缤纷。亲戚一家在二楼居住,我的临时住所是一个临街的房间,打开房门是一段木制走廊。每当临近傍晚,走廊外的街道店铺陆续关门,店铺门口会有纳凉的居民,摇着躺椅、扇着蒲扇,伴随夜里微风,在一起闲聊。
记忆中,那个夏天,我和亲戚家的孩子在镇里疯跑了很多天,穿过一条条纵横四方的青石板路、一个个弯曲狭长的小巷,以及巷里的石牌坊、状元街、文昌阁和李克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旧居……每次回到店里,摇着织布机的奶奶总会停下手里的活,一边慈祥地笑着提醒“不要跑啊,一哈滚倒(方言,以免摔倒的意思)”,一边去准备吃食。
亲戚一家都是布依族人,年过七旬的奶奶从小学习织布、刺绣和蜡染,家里的布、鞋、包、围巾和上面的纹样都出自她的手。有时见我们在一旁看着五颜六色的丝线出神,奶奶会扯下一缕,一人发几根;有的游客对织布感兴趣,她也乐于传授一二。渍染成青色的棉线作经,彩色丝线成纬,在古老织机声声“吱呀”响动中,丝线穿梭纺织、精挑细插,一匹布满平面四方形纹样的斗纹布便制成了,看上去颜色淡雅,摸起来满满的凹凸感。那次告别,奶奶送了我一个绣着千鸟格、配着流苏的挎包,这成为我后来外出求学时的珍藏之一。
工作后我也回过几次青岩,相比以前,古镇增添了售卖特产的店铺、闪烁的灯光、如织的游人。难得的是,亲戚一家人和很多居民一样,依然在镇里居住。很多楼房虽然经过翻修,但总体保持了原貌。奶奶的头发更白了,把手艺传给了大学毕业的孙女,小店里衣帽鞋款式和花样更丰富和时髦了。店里添了缝纫机,布匹多半是购买,不过那台织机依然留着,按奶奶的话说,“老伙计,丢不得”。
相对于大城市的摩天大楼,相信很多人都有古镇情结。古镇的幽深、宁静、古朴、纯粹、厚重,让很多在外的游子乡愁萦于心,身心有所归。
看得见山、记得住乡愁、留得住乡情。愿更多的古镇能在历史的风雨中保留一份古朴,在“活化”中增添一份独有的韵味,让更多人在这里能够找到浓浓的乡愁、纯粹的乡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