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法官,您瞧瞧,又一个校园反诈教育基地在咱们这儿落成了!”近日,正伏案整理卷宗的江苏省宝应县人民法院刑庭法官周飞接到了一条来自重庆市教育委员会工作人员的微信,与文字一同发来的,还有五六张高清大图,展示着当地一座“反诈宣传教育基地·爱心翼站”的内外景。
看着这些图片,周飞紧锁的眉头舒展开来,笑意也瞬时爬上眼角,立即回复道,“太好了!感谢你们的反馈,筑牢大学生反诈防火墙,大家一起努力。”
周飞与重庆市教委的联络对接已有近一年时间了。
2022年,宝应法院受理一起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翻阅卷宗时,周飞发现被告人中有7名重庆在校大学生。
一开始,这些大学生们只是为帮助“好友”代购机票而提供银行卡进行转账,他们从中得到少量的“好处费”。渐渐地,这个“兼职”的消息在同学中传开来,好朋友、好兄弟相继加入转账队伍,他们将自己的银行卡账号提供给他人,又根据其指令及时将卡内钱款转出。这7名大学生不知道的是,在看似“举手之劳”中,自己已逐渐滑入了犯罪的深渊。
受疫情影响,2022年7月,宝应法院采用视频连线方式审理了该案。视频中,7名本该享受青春年华的年轻人接受法律的审判,法院最终以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对7人依法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到三年不等,并宣告缓刑。
“我刚到一家单位实习,人家还会要我吗?”一名学生在视频框内嚎啕大哭起来。
“我从大专一年级就开始准备转本,以后还能参加考试吗?”一名男学生一脸惆怅。
庭审结束后,周飞仍紧紧盯着显示屏,耳边回响着哭声和哀叹声,心里很不是滋味。这些大学生因法律意识淡薄,不知不觉中触犯了法律,那么,还有多少大学生正在或者已经沦为犯罪的“工具人”而不自知呢?
周飞通过翻阅卷宗和调查,发现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不但宝应有,在全国不少地方也都有。
看着桌上的一摞摞卷宗,周飞原想抓紧办理手中的下一个案件。可一想到庭审中7名学生掩面拭泪的画面,内心便无法平静,他又想起了自己的学生生涯,那段美好、单纯、快乐的时光,值得他在往后的人生中无数次回味。他回过神来提醒自己,这个案件不能一判了之,否则,还会有更多的大学生稀里糊涂掉进“魔窟”。秉承“教育、感化、挽救”的原则,周飞准备向案件当事人所在地相关主管部门发出司法建议。
周飞搜索到当地的教育主管部门重庆市教委,他把堆得高高的卷宗往边上挪了挪,敲起了键盘,重庆市教育委员会:我院在审理被告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一案中,发现7名被告人均系重庆市辖区内在校大学生……司法建议说明了7名大学生参与犯罪的基本情况,建议对方在全市开展线索摸排,并加强校园防诈教育。
半个月后,周飞收到了重庆市教委工作人员的来电,对方在电话中表示:“我们已经收到了司法建议,会组织调研进一步了解相关情况。”
在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周飞发现手中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数还在不断增加。
为帮助重庆市教委缩短调研时间,周飞决定把工作做得再细再实一些,以便其更加快速全面地掌握情况。周飞通过系统检索近年来涉在校学生的掩饰、隐瞒犯罪所得案件,最终形成了一份内容详尽的《在校大学生成电诈“工具人”案件分析报告》。
宝应距离重庆1579公里,防控期间出行不便,周飞便通过视频连线重庆市教委工作人员,结合具体案件,通过“面对面、点对点、屏对屏”的方式,详细讲述“以网络兼职形式渗入校园”“同学间相互介绍易形成‘串案’”等在大学生群体中较为多发的犯罪现象以及犯罪特征。
几天后,重庆市教委给周飞发来反馈,对方表示,他们已经走访了7名涉案学生所在的5所高校,核实具体情况,并督促全市各高校在全校范围内开展线索排查。
一场司法与教育之力防范大学生成为电诈“工具人”的“战斗”全面打响。在此过程中,周飞与重庆市教委工作人员建立了经常性联系,随时为他们提供专业法律咨询。
2022年底,周飞收到重庆市教委的一份书面回函,里面提道:“我委要求学校对误入歧途的学生保留学籍、强化管理,尽量给予悔改救治的机会……”
周飞长吁了一口气。回函中还对当地已做的工作进行了梳理,比如与公安局共同举办反诈进校园宣传60余次、与人社局加强对大学生就业指导、筹建“反诈宣传教育基地·爱心翼站”……一条条举措直面问题,将护航大学生的安全网织得更牢。
回函的最后写道:“今年以来,我市教育系统网络诈骗发案率同比明显下降,学生防范意识进一步增强。”经过近一年的努力,从水乡宝应出发,跨越1579公里的这份司法建议,在山城重庆有了掷地有声的回响。
今年5月,重庆市教委工作人员将新落成的一处“反诈宣传教育基地·爱心翼站”照片发给周飞,这已经是当地建成的第12座校园反诈教育基地。同时让周飞感到欣慰的是,被判缓刑的7名大学生已经恢复了正常生活,翻开了新的人生篇章。(记者 郑卫平 通讯员 毕华艳 郎义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