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经济大省广东,也是民营经济大省。
最新数据显示,广东省民营经济增加值突破6万亿元,实有民营企业去年逆势增长7%、达1571万户,居全国首位,贡献了全省50%的GDP、60%的税收、70%的技术创新成果、80%的新增就业。
广东民营经济蓬勃发展,离不开一流的营商环境。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近年来,广东法院充分发挥司法审判职能作用,创新诉讼服务机制,依法保护民营企业产权和企业家权益,持续激发民营企业创新活力,帮助提升合规经营水平,为民营企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司法服务和保障。
厘清经营行为中的“罪与非罪”
“感谢法院还我一个公道!”近日,记者采访被广东省高级人民法院宣告无罪的冉某,隔着电话仍然能感受到他的激动。
原来,某酒业公司授权冉某为广东办事处主任销售葡萄酒。2008年下半年开始,该办事处由冉某自主经营。2009年9月,冉某从公司购买葡萄酒,销售获利31万余元,检察机关以职务侵占罪提起公诉,后冉某被判处有期徒刑五年十一个月。承办该案的广东高院审监二庭副庭长莫君早告诉记者:“酒业公司未持续向冉某支付劳动报酬,案发期间冉某负责的广东办事处独立核算、自负盈亏,冉某与公司不存在事实上的雇佣关系,溢价销售款属合法所得,不具有非法占有的故意和行为,不应该认定构成职务侵占罪。”
这是广东法院严格区分罪与非罪,坚决防止把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和企业家合法权益的一个缩影。
在司法实践中,如何坚持“两个毫不动摇”“三个没有变”,把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当作自己人?
广东高院早在2018年12月就发布促进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十条,2020年7月又出台民营企业负责人取保候审指引,从保护企业家人身自由权、涉产权冤错案件纠错、依法慎重适用强制措施等多个方面作出具体规定。近五年,全省法院依法对不宜认定为经济犯罪的15名民营企业家宣告无罪,10人免予刑事处罚。
人身权司法保护受关注的同时,民营企业家也十分关注财产权的保障。
2019年7月,广东高院出台《关于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规范财产保全工作的若干意见》,将财产保全措施向诉讼前端延伸,支持合理置换被保全财产,严禁超范围保全,尽可能避免给民营企业正常生产经营造成不利影响。广东高院还专门印制《民营企业常见刑事法律风险防控手册》,针对在日常经营中的资金融通、安全生产、产品质量、知识产权、环境保护等12个可能遇到的刑事法律风险,逐一提示防范。
“广东法院依法保护民营企业家合法权益,极大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和投资信心,给民营企业发展吃下了‘定心丸’。”全国人大代表,广东省工商联主席、研祥高科技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陈志列告诉记者。
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民营企业是创新发展的主力军,知识产权严保护则是民营企业创新发展的迫切需求。
位于广州经济技术开发区的泰斗微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北斗卫星导航芯片研发的专精特新“小巨人”民营企业,近十年来每年研发费用近5000万元,拥有相关专利超400件。
2019年开始,泰斗公司发现国外某电子公司在中国市场销售的近30款芯片及模块产品,涉嫌侵犯已授权的专利,遂向广州知识产权法院提起诉讼。
法院最终判决国外某电子公司立即停止侵权行为,并赔偿泰斗公司100万元。
“这个案子,在国内芯片业引起强烈反响,不仅激发了企业创新活力,更鼓舞了做大做强国产芯片的士气。”全国人大代表、广东鼎泰机器人科技有限公司研发部经理李政表示。
据统计,近五年广东法院依法审结知识产权一审案件65.4万件,其中技术类知识产权案件3.7万件。
为破解技术查明难题,广东法院率先制定技术调查工作指引,去年“广东省完善技术事实查明 护航科技强国建设”入选国务院首批知识产权强国建设典型案例,深圳市中级人民法院首创的技术调查官“全流程嵌入”模式被国家发改委全国推广。
今年2月,广东高院召开“加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护航广东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华为、腾讯、华大基因等民营企业受邀出席,一起为知识产权司法保护献计献策。
如果说创新是企业发展之本,那么合规经营则是企业生存之基。
针对司法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广东法院“严管厚爱”,通过判决和司法建议引导民营企业作出合规整改。
广东法院建立司法审判白皮书发布机制,各级法院发布涉金融审判、劳动争议、知识产权保护等领域白皮书30余份,建立常态化发布服务保障民营经济健康发展典型案例机制,保护诚实守信,强化合规意识,指导公司治理。
“法院的典型案例以案说法,为我们民营企业家依法经营,特别是为涉案企业的合规整改提供了很好的参考和司法提示。”广东省青年企业家联合会会长、广东华银医药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陈宏海表示。
2020年8月,广东高院专门印发《关于为深圳证券交易所创业板改革并试点注册制提供司法保障实施意见》,严格落实证券发行信息披露责任,规范上市公司内部治理和证券发行。
能动司法助企业“涅槃重生”
企业是市场经济的“发动机”。快速破产重整,能有效激发活力和内在动力,让陷入困境的市场“发动机”重新澎湃启动。
广东雪莱特光电科技公司是佛山南海第一家上市民营企业,拥有200余项专利,参与起草多项国家标准,曾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中国专利优秀奖。
然而,由于公司多元化扩张失利负债超过6亿元,债权人向法院申请雪莱特破产重整。
由于雪莱特净资产为负,深圳证券交易所对公司股票实施了“退市风险警示”。
佛山市中级人民法院受理案件后,承办该案的民五庭副庭长李慧第一时间到公司实地勘察。
“厂房内机器隆隆作响,生产线一直在运转。”来到雪莱特调查后李慧认为,市场反馈和发展前景才是企业生存价值的试金石,这样的高科技企业发展困难是暂时的,要尽快抢救。
由于雪莱特面临紧迫的退市风险,法院启动府院联动机制,同时采用庭外重组与庭内重整相结合的方式,倒排工期、争分夺秒推进。
在法院指导下,重整临时管理人一边监督企业继续生产,一边通过公开招募引入资本盘活企业。经过多轮协商,2022年12月2日,重整计划草案经表决通过,距10月31日正式裁定受理,仅用时32天。重整后,公司职工工资、税款和15万以下债权100%清偿,其余均以股抵债受偿。
“法院高效推进雪莱特重整案,在保障债权人公平受偿、维护中小股东合法权益的同时,更保住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火种。”案件破产管理人吴嘉表示。
五年来,全省法院共审结各类破产案件2.4万件,全省破产案件平均审理周期由25个月提速到12个月以内,快审案件6个月内完成,推动167家企业经破产重整、和解恢复生机,盘活资金上百亿元。
想方设法助力困难民营企业“涅槃重生”,是广东法院能动司法的生动体现。
2018年1月,广东高院出台优化营商环境十条,并于2019年10月印发《进一步加强民营企业司法保障工作的通知》,细化出台审判业务指引和工作规范61项,统一全省法院裁判尺度,为民营企业发展营造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法治化营商环境。
同时,广东法院统一全省诉讼服务标准,推动减证便民、集约服务,145项诉讼事项实现“线上办”“掌上办”,70%以上民商事一审案件以简易程序、小额程序审结,办案周期缩短一半,及时有效保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
广东法院还深化在线诉调对接平台建设,推进金融、劳动等领域纠纷一体化解决,全省法院建成诉调对接中心160个,联动全省2455个专业调解组织、1.8万名调解员,近五年调解超100万件民营经济领域纠纷。(记者 林晔晗 吁青 通讯员 袁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