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委网信办指导下,扬子晚报网推出“美丽新时代 诗话新长江”融媒体行动,在重庆我们联合新重庆-重庆日报、重庆外国语学校一起推出了《大美长江|十二时辰诗歌朗诵会·重庆篇》,在这段视频中,来自重庆外国语学校的学生们倾情朗诵了《早发白帝城》《峨眉山月歌》等描写重庆段长江的古诗词。
视频编导:
让古诗歌生动起来
视频编导、新重庆-重庆日报主创之一刘兴萍介绍,这段视频从排练到录制前后只用了3天时间,“时间很紧,在录制前两天,学生们在指导老师的带领下,对诗歌进行了分组训练,甚至有同学还查阅了资料,深入研究诗歌的背景。”
刘兴萍表示,重庆的一方水土,孕育着浓厚的诗情画意。俗话说“天下诗人皆入蜀,行到三峡必有诗”。从古诗源头到李、杜华章,再到群星闪耀的新诗,我们非常希望能通过这次机会来讲述长江文化带的巴渝诗歌源流。“在视频剪辑过程中,我们希望能让观众有身临其境的体验,采用了大量高空俯瞰三峡的视频画面,让每一句古代的诗歌在现实版探寻中生动起来,更在当下的烟火气中感受时代精神和新重庆的魅力。”
指导老师:
许多创意来源于学生
重庆外国语学校2026届年级教学主任侯瑾璟表示,在编排过程中,学生们会提出各种创意和想法,这些想法往往会激发出更多的灵感,使得整个朗诵活动更加丰富多彩。编排过程中,学生们需要相互协作,共同完成任务。这种团队合作的过程往往能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也有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学生们也可能会遇到一些挑战,如克服紧张情绪、提高表达能力等。通过不断尝试和努力,学生们能够突破自我,提升自信心。“通过参加朗诵活动,学生们的口语表达能力得到了锻炼,虽然排练时间很短,但他们在镜头前显得非常自信,这种锻炼有助于他们日后的学习和工作。”
参与学生:
朗诵是一种艺术享受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余同表示,“本次最大的收获有三点,首先是,对这些诗歌产生了新的一些感悟,因为我已经有很久没有读这些诗了。其次便是认识了非常多优秀的人,无论是学弟学妹也好,还是工作人员也好。他们都呈现了自己最好的状态。第三便是对汉诗英译这个方面又有了新的体会,因为这次我朗诵了两首英文诗。”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李宛珊表示,“诗歌朗诵本身就是一种高雅的艺术形式,能够带给人们美的享受和心灵的触动。赞颂长江的诗歌往往语言优美、意境深远,通过朗诵这些诗歌,可以提升自己的艺术修养,获得独特的审美体验。”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吴文杰表示,“通过本次诗歌朗诵活动,我可以感受到长江母亲的美和三峡的壮丽之美。除此之外,本次活动我的朗诵技巧得到大幅度提升。”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蒋妍欣表示,“朗诵诗歌本身就是一种艺术享受,它让我感受到了语言的韵律美、意境美和情感美。我要特别感谢那些与我一起参与朗诵的伙伴们,我们共同排练、互相鼓励,在朗诵的过程中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张玲睿表示,“这次朗诵收获还是特别多的。我见识到了好多小众的关于长江的古诗,让我又一次领略到了长江带给人的震撼,有一位学长还一直在带领我们更好的理解古诗词,在朗诵的同时又学习到了很多有关语文的知识。”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罗一扬表示,“我以朗诵的方式感受到了诗歌的乐趣,也增加了自己此类实践活动的经验,学习到多首关于长江的诗歌,让我更加了解我生活的城市与长江。”
参与朗诵的重庆外国语学生李宸锋表示,“参加朗诵比赛,不仅锻炼了我的朗诵技巧还提升了我的心理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 提升了我的语文文学素养并且对我的语文文学知识进行了丰富。”
扬子晚报/紫牛新闻记者 姜天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