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空中俯瞰太仓济丰包装纸业有限公司的厂房,屋顶上一排排光伏面板在阳光下熠熠生辉。“目前,我们厂区大概40%的电能都来自光伏。使用光伏可以有效替代和减少化石能源消费,不仅节约用电成本,也更加绿色低碳。”该公司厂长王磊介绍,这几年公司投入大量资金升级绿色产线,引入瓦线冷凝水回收利用技术、蒸汽排放回收利用技术等,生产能耗不断降低。
绿色发展是高质量发展的底色。不断提升产业“含绿量”,既是摆脱生态困境和资源陷阱的靶向疗法,也是平衡产出最大化和环境最优化的综合解法。
从供给侧的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应用,到需求侧的绿色低碳产品,太仓跳出先污染后治理的桎梏,补齐生态欠账,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道路上,选择了一条以效率、和谐、可持续为目标的经济发展方式,实现产业升级方向与生态文明导向的并行不悖。
从未来世界观到发展实践论
今年2月在太仓举行的第15届中欧区域政策合作研讨会上,来自欧洲多国和中国的逾百名政府官员、专家学者齐聚一堂,探讨围绕城市可持续发展,深化中欧在绿色低碳领域的合作。
国际绿色低碳合作的议题里,太仓的身影并不鲜见。
去年,第七届中德环境论坛在太仓召开,太仓作为城市代表,与中德两国相关部门、研究机构、企业和非政府组织代表等一道开启一场高端“头脑风暴”。
前年,绿色可持续发展大会(2022)暨中欧可持续发展高层论坛在太仓召开,与会嘉宾围绕“数字化带动绿色可持续发展”进行专题研讨。
“太仓方案”持续走进国际视野的同时,在实践层面,太仓发挥“德企之乡”的优势,拓展出一条以对德合作为引领的中欧绿色发展共赢之路。
通过与德国GIZ国际合作组织合作,共建中德(太仓)绿色低碳合作园区,设立中德低碳园区试点之能效网络小组,推动企业通过资源共享、节能减排、降低成本,实现绿色和可持续发展。
2022年,中欧(太仓)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碳中和试点项目启动,发布《中欧(太仓)绿色数字创新合作区产业规划》,加快导入“新能源-新工业-数字经济”产业生态,开展中欧标准互通互认全生命周期碳足迹管理。
和“更上一层楼”的世界观相印证,太仓在具体实践中,坚持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方法论,以“不畏崎岖险”的决心和努力拥抱面向未来的发展模式。
以工业绿色低碳发展为核心,太仓相继出台《太仓市工业绿色发展规划实施方案》《太仓市关于加快建立健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规划编制工作,一张蓝图绘到底,全力构建绿色低碳循环产业体系。
随着高端装备、先进材料、现代物贸三大主导产业持续壮大,航空航天、生物医药、文化旅游三大特色产业快速崛起,太仓最大程度实现集群集约式发展,并在数字化改造的基础上,持续推进各项节能减排工作,全力推进“绿色制造”,用“智慧”为产业“挂绿”。
“十三五”期间,太仓累计开展节能和绿色化改造项目超100项,投入资金超10亿元,合计年新增节能能力超15万吨标准煤。近年来,太仓单位GDP能耗年均降幅超3%,长期位居中国绿色发展百强县市前列。
从产线到产品的全过程绿色化
什么样的汽车座椅皮革材料能做成衣服、箱包?这就是位于璜泾镇工业园区的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所生产的环保型汽车内饰皮革。
瑞高新材料公司展厅内,一款“sky blue lab”的单肩背包吸引眼球,其包身使用的是汽车安全气囊和座椅皮革的余料,而包带则是安全带余料。
“工业原料应用于生活领域,基于产品的特性,环保且耐用。”公司总经理李泓波介绍,瑞高新材料的生态车用PU革、ecoPU-GT瑞高生态车用TPO表皮曾获得2021年度国家绿色产品称号。
截至目前,太仓共有3家企业的4项产品获评国家级绿色设计产品。
如果只是产品的“含绿量”比较高,但生产环节、包装环节、流通消费环节,带来潜在资源浪费环境污染,那就只能属于“处于半路上”的绿色发展。
围绕全产业链绿色发展,太仓推进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打造绿色供应链体系,鼓励企业开展绿色设计、选择绿色材料、实施绿色采购、开发绿色工艺、推行绿色包装、开展绿色运输等,实现产品全周期的绿色环保。
从产业链最末端的产品往前追溯,太仓的产业“绿动”分外鲜明。
看工厂,位于太仓港区的江苏宝洁有限公司已实现100%使用绿电、100%包装可循环或再利用、固废零填埋、工艺废水零排放,成为省级绿色工厂。位于太仓高新区的联合利华和路雪太仓冰淇淋工厂是全球冰淇淋行业首家“灯塔工厂”,新工厂运营中可减少83%的碳排放,并减少14%的能源和水的消耗。
看园区——去年,全国首个“风光一体化”零碳智慧物流园在太仓启动。该园区是耐克集团在亚洲最大的物流中心,年吞吐能力超2.4亿件次,通过风力发电、光伏发电、沼气发电等多能互补、融合供能,智能管理平台提供“智慧大脑”,实现园区100%零碳能源供给。
数据显示,太仓目前累计有北新建材(苏州)有限公司等5家企业获评国家级绿色工厂,21家企业获评省级绿色工厂,11家企业获评苏州市(3A级)绿色工厂,苏州瑞高新材料有限公司获评工信部绿色设计示范企业,企业制造技术绿色化率、制造过程绿色化率等指标显著提高。
一个个绿色产品,一家家绿色工厂,一座座绿色园区带来“绿色动能”,实现“工业锈带”向“工业秀带”的跨越。
“十四五”期间,太仓已累计获得省级节能和绿色化改造项目3项,项目总投资达1.97亿元,年节约标煤4810吨、年减少有害物液氨3000吨、年减少甲烷总烃等废气87.22吨。
从政府到市场到企业的“绿色联盟”
绿色生产行为兼具社会和环境双重正外部效应,然而在发展初级阶段,需要企业进行长期投入,因而更需要政府引导和市场调节的“双线操作”,提升企业向“绿”转的积极性和能力。
企业,尤其是重点污染企业不想“转”、不会“转”,怎么办?强“按头”只会抑制市场创新和竞争、造成产业依赖和缺乏活力,太仓选择的是主动服务和正向激励,让企业从“要我转”变成“我要转”。
2021年,太仓在全省率先推出“企业环保经理人”制度,帮助企业培养专业人才,降低企业绿色发展成本、提高污染治理水平和绿色发展能力。
目前,太仓已经建立环保经理动态管理信息库,将企业环保经理专业能力、工作资历等关键信息进行数字化记录,推进环保人才“一证通享”、企业人员“一键匹配”、惠企助企“一路在线”。截至目前,企业环保经理人已覆盖太仓369家重点污染监管企业。
同时,创新开展工业企业亩均效益评价,对企业实行分类管理、差别化配置资源,推进“两高”企业超低排放改造或转型退出,推动新兴产业集群迅速壮大,腾笼换“绿”,为含“绿”量更高的企业腾出发展容量。
去年,全国首宗限地价“竞生态投入”产业用地在太仓成交。这种配置模式下,土地出让竞价阶段超过终止价格时,系统不再接受竞买人报价,土地出让金竞价结束,转为“竞生态投入”,以生态投入所报价格最高的报价者为地块竞得人。
可持续发展理念深入人心,也“催热”了绿电、绿证交易市场。产业绿色化与绿色产业化互促互进,形成政府、企业、社会共同参与、共同享有的“绿色联盟”。
今年3月,全省首个绿电交易营业厅在太仓落地,在自助终端系统中接入“e交易”模块,可为企业提供从咨询到购买的“一站式”绿证交易服务。
同时,国网太仓市供电公司也积极为企业开展能效诊断和改造,将“电力低碳直通车”开进企业,服务企业算碳、减碳、易碳需求,推动绿证交易、碳交易等市场化减排机制的实施。
据统计,2023年,太仓共交易绿电约1亿千瓦时。同时,光伏累计发电量3.35亿千瓦时,同比增长42.1%,在全社会用电量中占比2.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