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海之滨,地处“一带一路”交汇点和“长江经济带”南翼的宁波舟山港,在泊码头的巨轮一字排开,货物装卸一刻不停。超大型集装箱船舶“THALASSA NIKI(海成)”轮在宁波引航站站长、正高级引航员鲍冯军的指挥下,安全靠泊宁波舟山港。“Finish with the engine!”对着对讲机下完最后一个指令,鲍冯军笑着与船长握了握手,眼神中透露出完成使命后的欣慰与自豪。
从昔日默默无闻的内河小港到如今扬名世界的第一大港,宁波舟山港发展离不开其中的参与者和见证者——引航员们,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勇气,为到港巨轮指引方向,守护着港口的安全与繁荣,鲍冯军正是宁波舟山港发展历程中众多引航员的缩影。
迎着黑夜或伴着晨光,在颠簸汹涌的海浪中沿着十几米高的引航软梯攀登上船,根据不断变化的气象、水文条件及航道、船舶状况,指挥船舶安全进出港口,这就是引航员鲍冯军的工作日常。1992年,从上海海运学院航海专业毕业的鲍冯军通过层层选拔来到了宁波引航站,自此便与大海结下了不解之缘。
“对于航海专业的学生来说,引航员是一个非常有荣誉感和成就感的职业。”鲍冯军告诉记者,外籍船舶进入我国港口,都需要实行强制引航。引航员代表国家行使引航主权,利用专业技术为被引船舶进出港口保驾护航,被称为“水上国门形象第一人”。
荣誉背后是巨大的责任,引航员必须掌握非常高超的船舶操纵技术保障船舶安全,对专业素养要求极高。“一个合格的引航员要有科学家的头脑、指挥家的决断、外交家的风度、运动员的体魄。”鲍冯军这样形象地介绍了引航员,除了熟悉港口条件、水文气象、船舶设备、操纵驾驶等状况,引航员还要精通英语表达、外交礼仪等多项技能。
引航员,被誉为“熊猫职业”,由于专业门槛高,从业人员稀少,也给这个行业披上了神秘的“面纱”。“引航员和飞行员的英文是一样的,都叫Pilot。航空航天的很多术语,其实来自于航海。”鲍冯军向记者科普,引航员专业性强,培养周期长,培养难度不亚于飞机机长。“为了保障港口生产,这些年我们在不断的培养新的引航员,引航员的人数也随之实现‘爆发式’增加。我92年入职的时候,我们的引航员只有20个左右,现在我们引航员是200个。”
引航员人数的成倍增长,源于港口飞速发展所带来的巨大需求。2017年,宁波舟山港成为全球首个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0亿吨的大港。2023年,宁波舟山港完成年货物吞吐量13.24亿吨,连续15年位居世界第一,年集装箱吞吐量3530万标准箱,稳居世界第三。
港口发展见证飞跃与突破,随着越来越多的巨轮选择“光临”宁波舟山港,给引航带来了更“大”的挑战。“这里的‘大’既指船舶大型化趋势,又指到港船舶数量的不断增加。”鲍冯军表示,“叠加港口综合效能不断优化的要求,意味着我们需要更加高效安全地引领更大的船舶,这最终考验的还是引航员的技术与能力。”
作为宁波舟山港港口发展的亲历者,鲍冯军用了“日新月异”这四个字来形容港口巨变。“我个人觉得我们的港口非常大、非常强。‘大’体现在吞吐量世界第一上,‘强’体现在我们港口的绿色环保和智慧化进程上。”提及对宁波舟山港和引航未来发展的期待,鲍冯军表示,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作为港口链接世界的纽带,全体引航人将履行好“把世界引进中国,把中国引向世界”的使命,聚焦引航高质量发展,为港口“双一流”建设贡献引航力量。
新华报业·新江苏记者 舒馨 吴家俊 潘书哲 毛震佳
更多内容请关注活动官网:https://jsnews.jschina.com.cn/zt2024/yjqswcs/
(本项目由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