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湖治理,一头连着高质量发展的“含绿量”“含金量”,一头连着人民群众的美好生活。
水是苏州的流动名片,“依水而生,枕河而居”是苏州百姓生活的真实写照,水环境的重要性不言而喻。2017年,苏州四处地方入选“江苏最美水地标”,其中七浦塘水利工程获评最美水工程。
民生档案
七浦塘,又名七浦、七丫河、戚浦塘,从宋景祐元年开挖至今,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七浦塘连着阳澄湖和长江,通江达湖,途经苏州市相城区、昆山市、常熟市、太仓市汇入长江,涉及五个镇26个村,是苏州长江经济带中重要的文化长廊、行洪走廊、生态绿廊、休闲画廊,被沿线居民视为“母亲河”。
近年来,苏州大力推进七浦塘治理工作,2011年实施七浦塘拓浚整治工程,开创了苏州水利工程建设史上五项之最,即单项投资最大、动迁任务最重、建筑物数量最多、引排水能力最强、技术最为复杂的工程,工程实施后区域洪涝灾害抵御能力、供水安全保障能力、水环境改善能力显著提高。
2017年全面深化河长制改革以来,七浦塘沿线企业生活污水治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船舶码头污染治理、生活垃圾分类处理、跨界河道联合治理等工作全面展开。
身边变化
从“河长制”到“河长治”,七浦塘是苏州久久为功、持续推进生态美丽河湖建设的缩影。近年来,苏州围绕水环境治理、水生态保护与修复、水文化景观建设和河道管理与保护等四个方面,以七浦塘水域及两岸现状河口以外不少于200米区域为建设范围,着力在支河治理修复、生物多样性、水文化展示等方面补短板,持续改善河道水质和沿线景观品质,丰富人民生活,致力于将七浦塘打造成区域清水绿廊新典范。2022年,七浦塘入选“全国最美家乡河”,是江苏省唯一入选河道。目前,七浦塘沿线绿化覆盖率已超70%,树木品种多样,一年四季皆有景,水质常年稳定达到Ⅲ类以上。
生态之变,离不开治理之变。苏州不断探索新模式、新机制,环境治理能力水平实现新提升。目前,“河(湖)长制”已在全市复制推广。2023年,全市国考、省考断面水质优Ⅲ比例分别达到93.3%和95%,太湖连续16年高水平安全度夏,太湖水质藻情达到了2007年以来的最好水平。
亲历者说
“这些年,七浦塘变了模样,村里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如今这里处处都是水生态之美。”村民陈建忠指着新建的休憩凉亭、亲水平台高兴地说。
幸福河湖,标准在于让老百姓有实实在在的获得感。沿七浦塘河道向西行进,常熟市支塘镇蒋巷村出现在眼前,平坦的水泥大道两边,一幢幢别墅掩映在绿意之中。“现在,村民都自觉参与到护河、爱河、守河的行动中来,相信我们的‘母亲河’一定会越来越美。”陈建忠说。(记者 朱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