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通行720辆车/小时,到通行1800辆车/小时,ETC套装车辆的通行效率提升1.5倍。近来苏州绕城高速混合车道的这一提速源自于其研发的新系统,名为多矩阵高序列车辆快速放行系统,现已在绕城高速入口18条混合车道全面投用。
“目前,电子不停车收费系统(ETC)已在高速公路广泛应用。然而, ETC套装车辆在混合车道的通过效率会略低于专道,在车流高峰甚至会造成排队现象,降低了司乘的满意度。”苏州绕城公司营运部工作人员张林说。
张林解释,混合车道通常使用的一套设备包含自动栏杆机、车牌识别仪、车道收费系统、环路感应器、路测单元(RSU)和车载电子标签(OBU)。当车辆驶入车道时,环路感应器检测到车辆的存在,触发车牌识别仪进行车辆信息的识别,并将信号发送给RSU。对于ETC车辆,RSU通过微波天线与OBU进行无线通信,验证车辆信息并通过车道收费系统完成费用扣缴,随后控制自动栏杆机抬起放行车辆;对于非ETC车辆,转移至人工收费区域进行费用扣缴并手动抬杆放行,整个过程中交易信息被记录并存储于收费系统。
绕城公司研究发现,ETC天线的有效交易范围在7-12米之间,车牌识别的有效识别范围在6-8米之间,在现有的车道系统中,车辆需行驶到距离牌识设备6-8米处才能进行有效识别,后续还要经历车道交易系统信息传输的耗时,此时车辆已达车道的中后部,势必要面临着减速甚至停止以等待抬杆的情况,造成司乘通行体验差的情况。
对此,绕城公司于今年2月开始创新研发,设计出一款多矩阵高序列车辆快速放行系统,该系统采用多矩阵多点位的识别比对装置,可提前向车道收费系统上报车辆信息,并对进入本车道的车辆提前进行系统队列创建,确保车辆在ETC完成交易且位于系统队列首位时立即抬杆。
今年4月起,绕城公司逐步推广应用该系统,对混合车道进行优化改造。张林介绍,经测算,在混合车道上,从ETC套装车辆到达检测线到栏杆机完成检测识别,耗时由原来的5秒左右缩减至2秒左右,保守估计抬杆距离由原来的3米左右提升到6米左右,95%以上的ETC套装车辆不用踩刹车即可匀速通过车道,“理论上,混合车道原先1小时能通行720辆ETC套装车辆,应用新系统后能通行1800辆车,通过的车辆数约是原来的2.5倍,通行效率比原先提升1.5倍,混合车道优化改造效果十分显著。”
据悉,该系统日前已成功通过国家知识产权局的专利受理申请。(记者 徐蕴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