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秋冬低温天气,电暖炉、热水袋、暖宝宝等各种“取暖神器”开始大显身手。但千万注意,“神器”使用不当也会变“凶器”,有人把暖宝宝直接贴在身上,结果一觉醒来肚皮上皮肤都被撕下来一块。
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
揭开时竟撕下一大块皮
近日,盐城的周女士直接把暖宝宝贴肚皮上睡觉,醒来时感觉很烫,结果把暖宝宝揭开时,皮肤被一起撕下来,甚至露出了肉。
周女士表示,自己就是睡觉之前把暖宝宝贴上的,感觉不热,就直接睡着了,结果睡醒感觉很烫,“身上的皮就像灰一样,一道一道掉下来,我吓死了,一看血淋淋的……暖宝宝没有隔着衣服就直接贴在皮肤上的,我也没想那么多。”后续,周女士称用药消炎后,已经在愈合。提醒大家用暖宝宝不要直接贴肉上,也不要睡觉时贴。
什么是低温烫伤?
普通烧烫伤:通常是在高温气体、火焰、开水等接触下造成的创伤。这种创伤通常显而易见,也容易让人察觉和躲避。
低温烫伤:有点类似“温水煮青蛙”,是指长时间持续接触中等温度(一般在44℃-50℃)的热源,造成从真皮浅层向深层及皮下各层组织的渐进性损害。
人体烫伤的阈值是45℃。研究证明,44℃的热水接触皮肤6小时,才会对皮肤基底细胞造成不可逆的损害,而45℃的热水只需1小时就会造成皮肤烧伤。由于致伤物温度不高,低温烫伤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往往伤后很久才会被发现。
哪些人群容易造成低温烫伤?
每年冬季是医院烫伤门诊的高发期,其中因不当使用“暖宝宝”而导致烫伤的人不在少数。“暖宝宝”、电热毯、取暖器、热水袋及蒸汽眼罩等使用不当,都可能会造成“低温烫伤”。
此外,由于部分糖尿病患者存在感觉神经病变,导致对温度变化的敏感性降低,因此容易被烫伤。糖尿病患者的皮肤表面一旦发生损伤或感染,伤口难以愈合。
由于老人和婴幼儿反应不敏感,且抵抗力较弱,在冬季尤其要注意预防常规烫伤和低温烫伤。
如何预防低温烫伤?
1.在购买取暖设备时,一定要选择正规厂家生产的合格产品,切勿贪便宜购买“三无产品”。
2.使用各种取暖产品时,一定要严格按照说明书操作,在使用金属和电子取暖器时,有封套的要使用封套,不要紧贴皮肤,切忌贴着暖宝宝睡觉。
发生低温烫伤后该如何处理伤口?
被低温烫伤后,千万不可麻痹大意,在皮肤没有破损的情况下,可先用凉毛巾敷一敷或凉水冲一下烫伤处,以达到降温的目的,然后要及时就医诊治。同时也不要自行用酱油或牙膏涂抹烫伤处,如此很容易引起烫伤处感染。低温烫伤如受到感染,治疗难度就会增加,疗程也会延长。
冬天虽然冷得让人直打哆嗦,但可得留神那些躲在温暖里的“小陷阱”哦!
素材来源:苏州疾控、新华网、江苏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