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为目标,苏州大学跑出校地融合发展“加速度”——
“名城+名校”共塑“新”未来
“鹰击长空”,拟人空中作业能力大显身手;“飞天遁地”,空地任意使用场景无缝切换。近日,两款“雷震子”系列机器人在苏州大学未来校区惊艳试飞,再现了神话人物的迅捷与力量,在校园内外圈粉无数。
当下,苏州正全力争创全国低空经济示范区,将低空经济作为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着力点。这些机器人,不仅承载着苏大学子以青春之力创新未来科技的梦想,也是学校积极融入苏州地方经济发展、谋篇布局产业关键核心领域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来,苏州大学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在优化创新转化环境、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深化拓展服务举措等方面持续发力,构建起校地同频共振、协同共赢的优生态。当名校与名城携手共进,这场雄心勃勃的向“新”之旅,必将走得更稳、更远。
“良方”解忧
科技成果加速转化
长期以来,科技成果转化面临“不敢转、不想转、不会转”等难题,导致大量成果“沉睡”在实验室,得不到市场化、产业化应用。高校无法把人才优势、创新优势转化为产业发展优势、国家竞争优势。
聚焦科技成果转化痛点,苏州大学精准发力,开出了一系列“良方”。
去年11月,学校正式成立苏州大学产业技术研究院,整合知识产权中心、技术转移中心、大学科技园等载体,聚力推动产研融合一体化创新。
“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难在‘最后一公里’,业界无奈地称之为‘死亡谷’。”在苏大产研院常务副院长糜志雄看来,成果转化面临着市场渠道不畅、资金不足、转化效率低等痛点难点,要想跨越这道“死亡谷”,就要在高校教师和产业需求之间架起一座桥梁。
今年3月,《苏州大学产研融合一体化创新行动方案(试行)》正式出炉,致力于实现创新链、人才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四链融合。方案的发布如一记发令枪,学校在科技成果转化赛道开始跑出“加速度”。随后一揽子管理办法和配套文件相继落地,极大地激发了科研人员的创业热情。
“恰如一场及时雨,学校的赋权改革新举措,消除了我们的后顾之忧。”苏大能源学院教授赵建庆凭借其长达十余年的潜心研究,创立江苏众钠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开始了钠离子电池的产业化实践。赵建庆坦言,随着改革不断深入,创业教师们的权益得到了充分的保障,科技成果转化之路变得更加顺畅了。如今,众钠能源展现出强劲的发展势头,现已完成7轮融资,累计融资额超2亿元,今年10月成功入围“2024GEI中国潜在独角兽企业”。
下一步,苏大还将围绕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生物医药、医疗器械、新材料、新能源及储能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布局建设若干产研融合一体化创新的重大平台。同时,依托产研院,推出“揭榜挂帅”等方式助力科研人员精准对接市场需求,推动“组建大团队、承担大项目、建设大平台、产出大成果”。
一个“苏大系”科技创新创业生态圈正在形成,全链条助力增强学校服务社会经济发展的能级。
“内外”兼修
人才培养向“新”提质
作为中国最早以现代大学学科体系办学的一所大学,从20世纪90年代开始,苏大开启了长达30年的地方综合性高水平大学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成果斐然。敬文书院、唐文治书院、紫卿书院等现代大学书院制的设立,国家试点学院纳米科学技术学院的本硕博贯通培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的“图灵班”……培养了一大批在各自领域发光发热的优秀学子。
今年,苏州大学还面向江苏省新增了汉语言文学、化学、药学3个拔尖创新班的招生,施行八年一贯制本博贯通培养模式。在首批本科新生录取通知书颁发仪式上,苏州大学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应汉杰鼓励新生在各自专业领域内探索前行,做苏大精神的传承者和苏大未来的创造者,他还精心挑选了四本书籍,帮助和指引同学们未来的学习与研究。
拔尖创新班的设立,不仅顺应了社会发展的需要,更是苏大在人才培养领域开辟新路径的积极实践。
目前,对接江苏省“1650”和苏州市“1030”产业体系,苏大积极探索实施专业建设三大工程和“1-10-50”拔尖创新人才培养工程,即设立面向1%学生的拔尖人才培养特区、面向10%学生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专区和面向50%学生的卓越人才培养基地。
前不久,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决赛打响,纳米与科学技术学院学生团队参赛作品《铜基电催化材料及反应体系设计用于高效二氧化碳还原制C2+产物》获“揭榜挂帅”专项赛特等奖。
“对我而言,能够参与到科创项目中,是一个绝佳的机会,它极大地促进了我科研思维的形成与实验能力的提升。”团队成员赵天奇介绍,学院设立全学程导师制和“三早”制度,即早进课题、早进团队、早进实验室,尽管自己是本科生,也能进入实验室接触尖端仪器,与教授和师哥师姐们一起组团队、聊科学、做研究。
学在苏大,不仅校内创新氛围浓,校外资源渠道亦畅通。
2020年,苏大聚焦学科前沿与交叉、新兴技术、创新能力培养、未来职业发展等六大主题,开启了微专业建设。截至目前,已建成“创新与知识产权保护”“未来脑科学”等22个微专业。11月上旬,由苏大牵头,省内14所高校联合发起的“江苏省微专业联盟”正式成立,以此为平台开展校际交流研讨、推动资源共享与共建、探索学分互认机制等,进一步打破校际壁垒。
“高校要建立多元主体共建共享、深度融通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新体系。”应汉杰表示,学校要将放眼世界科技前沿、立足苏州经济民生、科研探索与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相结合,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积极开展有组织、有价值的科研,紧跟未来社会发展要求,在形成和发展新质生产力中作出积极贡献。
校企同频
全链贯通为“产”聚力
早在2019年,苏州大学就与苏州市人民政府签署2020年至2035年深化名城名校融合发展战略协议,共同谋划面向2035年的校地合作发展大计。
近年来,苏大面向战略性新兴产业及未来产业,下好学科体系布局“先手棋”。
一方面,结合区域先进材料、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产业创新集群发展需要,依托现有学科特别是基础学科,建设若干可以形成优势的学科交叉平台,在关键领域抢占学科发展制高点。
另一方面,前瞻布局海洋和空天探测、量子技术、生物制造、低空经济等领域前沿研究中心,对接未来产业,服务新质生产力,深度助力地方产业经济及智能装备等一批规模超万亿、超千亿产业。
在做好基础研究这篇大文章的同时,苏大不断强化有组织的校企协同,优化校地合作,取得了一系列实质性进展和标志性成果。
今年7月,国内首款搭载鸿蒙操作系统和盘古大模型的全尺寸人形机器人“夸父”亮相2024世界人工智能大会,成为全场焦点。这台机器人不仅可以精准识别物品、实时互动,完成击掌、递水等一系列复杂操作,还能轻松跳跃避开障碍物。值得一提的是,其关键核心技术正是由苏州大学联合乐聚机器人技术有限公司共同攻克。
今年1月,双方成立协同创新研究院,围绕基础部件研发、控制算法开发、机械机构创新、创新应用研究、行为技能数字化等六大方向开展实验研究,推动人形机器人前沿技术研究和应用创新。如今,学校已在机器人研发领域瞄准苏州各板块发展定位,通过构建企业牵引、高校支持、各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充分整合高校在原始创新与基础研究方面的积累,加速科技创新向现实生产力的转化。
瞄准数字经济产业“新赛道”和“主赛道”,苏大还先后与亨通、汇川等企业共建“未来通信与人工智能技术研究院”等20余个创新联合体,发起成立“全国机器人与智能装备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中德新能源汽车零部件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组建江苏民营经济研究院。
在苏大,围绕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布局学科链、人才链,“头部企业+大学”的创新模式不断形成。
“苏州丰富的经济资源和良好的社会环境为苏大的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持。”苏州大学党委书记张晓宏表示,当前学校聚焦深化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加快推进拔尖创新人才自主培养体系构建和一体化科创体系建设,努力实现“名城育名校名校润名城”的互动发展格局,积极为加速培育新质生产力、助力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贡献苏大力量!(记者徐靖怡 通讯员尹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