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线、加捻、刮板、绷板、蒸板、缠头……一根根细细的丝线在指尖翻飞,回笼合捻成回笼须,让古朴宫灯再现往日风貌,这是苏工艺人的非凡技艺,更是守艺人用匠心编就的锦绣繁华。
随着元旦和农历新年将至,苏州排(回)须技艺非遗传承人施建萍工作室里又繁忙起来,为北京知名宫灯展上的宫灯修复流苏,而其他订单也已排到了年后。在非遗传承与创新中,通过定制,回笼须流苏已应用于新婚伴手礼、书房挂件、茶饼盒、红包袋等实用物品中,“走”进了日常生活。
精湛苏工技艺“藏”在每一处细节里
在位于姑苏区虎丘街道留园路的施建萍工作室里,各式各样的香囊、琴须、扇套等手工艺品悬挂在墙面上,非遗璀璨夺目的震撼感扑面而来。仔细观察不难发现,这些手工艺品上流苏的末端与普通流苏截然不同,穗子的末端是由丝线圈起的小圆环,也正因此,被称为回笼须。
据介绍,回笼须又称回须、排须,回笼须流苏出现于明清时期,目前,故宫等博物馆内有大量明清文物上都应用了回笼须流苏的装饰,例如宫扇、如意、宫灯等。
“每一支回笼须流苏,都是由同一根丝线贯穿制成,而每一根须都由两股以上的丝线交替拧成。”67岁的苏州排(回)须技艺传承人施建萍告诉记者,制成一支回笼须流苏前后需要6道工序,每一道工序都要细致讲究,“绕线需要保证每根丝线按次序平铺,不可重叠;勾线时每根受力都要均匀,成品纹路才能美观;绷板是保证流苏线板成型的关键步骤,至此回笼须的线板才堪堪完成。”此外,普通流苏的线材可以直接购买,回笼须的线板则需人工合捻后,方可用于制作各种不同款式的流苏。
排(回)须技艺的精工之处,正“藏”在每一道工序的每一个细节中。也正因如此,通常一件回笼须流苏需要2-3名老师傅花一天时间才能合力完成。
老手艺“活”化博物馆里的老样式
元宝袋、床头挂件、葫芦挂件、扇套……在工作室记者看到,一件件在博物馆才能看到的老样式被复刻出来,精美无比。
“我刚回工作室的时候,只有传统荷包和回笼须两个产品。”施建萍的儿子王子君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现与太太孙艳一起传承这门老手艺,“此前在职场工作时,我是做市场的,她是做销售的,我们立刻意识到,只有这两样产品,是远远不够的。”
新产品的图样从哪里来,老技艺+老样式,绝配。孙艳一边翻阅古籍,一边搜集全国各大博物馆展览的数字图片,尝试对老样式进行复刻。
“在丝线选择上,我们一般只选择真丝和人丝,也就是蚕丝、植物丝,这两种丝线光泽度、柔软度、精细度都远胜人造纤维和合成纤维。”孙艳告诉记者,对丝线的严格把关,才能塑造出回笼须流苏的垂感、飘逸感等不同形态,展现出传统老样式的古朴与雅致。
自古以来,苏州便是生产锦绣之乡、汇聚绫罗之地,素有“丝绸之府”美誉。缂丝、宋锦等面料,配上中国结和回笼须流苏,一件件博物馆图片上的老样式“活”了过来。
随即而来的,是一部部热播清宫剧、古装剧相继向工作室发出邀约,演员穿戴的旗头、腰佩、香囊等配饰品中,都能看到“回笼须”的身影,这也让苏州排(回)须这项非遗技艺走向大众,走进了市场。
“非遗+定制”中式美学“潮”起来
中国国家博物馆的凤冠冰箱贴,甘肃省博物馆的“绿马”,苏州博物馆的“胖宝剑”“蟹黄黄”……近年来,全国各大博物馆文创持续“整活”。
工作室也曾尝试与博物馆合作,却未能如愿,其中种种是苏工匠人心中的坚守,亦是无奈——“纯手工的非遗技艺,没有办法实现工业化量产。”
据介绍,非遗回笼须流苏选择的丝线,手工编织时稍用力就会扯断,无法承受工业机器的力量。由于是纯手工,即便没有订单时也得一直制作,才能确保有订单时能批量交货。
“量贩”这条路行不通,工作室尝试开辟线上渠道,打开了新模式,迎来了新受众。
“这个扇套就是根据客户要求定制的,客户是折扇收藏爱好者,希望能在一个扇套里同时收藏6把折扇。”孙艳在与客户进行图样、款式、流苏搭配的反复沟通后,一件扇套新品应运而生,这也为非遗创新打开新思路,“我们通过色彩、纹饰上的创新搭配,研发定制出了茶饼盒、乐器袋、红包袋等一系列新产品。”
十年经营,如今,工作室“苏城小艺”网店已积累了近4万粉丝,客户来自全国各地,更收获了国际订单。店铺首页上赫然标注的“苏州回笼须制作技艺保护单位”,是工作室用心、用情传承创新排(回)须技艺的动力,“我们的网店特别受北京、天津等北方客户群体的喜爱,我们也希望在创新中,推动苏州这门传统技艺‘走’出国门。”(记者 袁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