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通崇川区人民西路61号的爱心粥屋里,几十位老人早早坐在桌前,等待一顿免费的丰盛早餐。64岁的江苏省最美拥军人物、退役军人张志光穿着胸前印有“南通爱心粥”字样的红马甲,撸起高高的袖管,笑盈盈地收拾碗筷,麻利地将一碗碗爱心粥盛好,把鸡蛋、馒头和酱菜分好,依次端到一位位老人面前。屋内飘来一阵阵诱人的杂粮粥香。
了不起的老兵小店 第六集 “心有志,光万丈”视频海报
退役老兵变身“公益达人”
老人们都喝上了免费早餐粥
1978年,18岁的张志光投身军旅,在部队的大熔炉中锤炼了四年后因病退役。退役后,张志光被安排到通州市邮电局工作,10年间,张志光经过两次大手术,饱受病痛折磨的他并没有向命运屈服,选择自主创业。
事业成功后的张志光尽己所能回馈社会和军营,几十年如一日,张志光始终在公益事业的道路上。在走访退役老兵时,张志光留意到身边的老兵们子女大多不在身旁,老人们的早餐往往是随便应付了事,这样的情景让他心疼不已,便决心用一碗热粥为他们送去温暖与关怀。“一定要让退役老兵早晨喝上热粥!”于是,2018年,爱心粥屋诞生了,不起眼的粥屋承载着张志光的初心:爱国拥军,实践善行。
爱国拥军“莫文隋免费爱心粥”
张志光和志愿者正在爱心粥屋忙碌着
只要张志光不出差,他一定会在凌晨五点,踏上前往爱心粥屋的路。每天早上六点,粥屋准时开门,迎接退役老兵、孤寡老人和环卫工人。热乎乎的一碗粥,筋道的馒头,可口的小菜,一顿简单的早餐,却是很多人每天都期待收获的第一份温暖。
从一个人到一群人
6年间1万名志愿者服务老人约50余万人
在张志光善举的感召下,爱心志愿者队伍日益壮大。年仅十岁的朵朵,尚是在父母怀中撒娇的年纪,却已学会早早起身,套上红马甲,在粥屋中穿梭忙碌。从最初的青涩腼腆,到如今服务时的得心应手,小小的身影成为粥屋一道独特的风景线。
小小志愿者
77岁的范顺民,一位与癌症顽强抗争的老人,也在这场爱心接力中散发着光和热。他所在的小区周边干休所林立,当张志光提出创办爱心粥屋的构想时,他毫不犹豫地挺身而出,成为了最坚定的支持者。六年的时光,他从未有一日缺席。从最初的默默奉献,到如今肩负起粥屋店长的重任,岁月见证了他的坚守与担当。
张志光与志愿者用自己的坚持守护着这份爱心,也成为了他人心中的一束光。爱心如涟漪般层层荡漾,粥屋从最初的一家发展至如今的六家,温暖善意总能凝聚更多力量,“前来担任志愿者的人越来越多,有时候都安排不下。”张志光说,“这几年,大约有1万多人次的志愿者不计报酬、无偿服务。”六年间,张志光的六家爱心粥屋共接待老人50余万人次,仅2024年就达到了约11万人次。
爱心传递不止于小店 粥屋升级为爱心之家
2023年10月20日,爱心粥屋全新升级,“拥军真爱”社区食堂对外开放。这也是爱心粥项目的进一步延伸与拓展。
“战友之家”活动场所
“拥军真爱”社区食堂内专门设立了“战友之家”,为退伍军人打造了一个温馨的活动场所。这里配备了乒乓球、桌球、健身器材、棋牌室等设施,让退伍军人在闲暇之余能够有一个放松身心、交流感情的地方。“在这里,他们可以重温军旅岁月的激情,也可以重拾战友之间的深厚情谊,让退役的战友们找到归属感,感受到家的温暖。”
在“拥军真爱”社区食堂的墙上,一张醒目的“光荣榜”映入眼帘,上面记录着一个个感人至深的爱心故事:“抗战老兵张鹤春捐款300元,张伊东捐款1000元,请400名孤寡老人吃早餐”……这些善举如同涓涓细流,汇聚成一股强大的爱心洪流。
张志光和志愿者看望退役老兵
“一碗爱心粥,温暖一座城”,但张志光的善意并不仅在粥店。除了提供爱心早餐,张志光还带领志愿者们深入社区,义务为退役老兵们检修电器,查看房屋安全状况。截至目前,张志光及其志愿者团队已为600多位参战老兵,一万多户家庭提供公益服务。
在城市的街角巷尾,像爱心粥屋这样的老兵小店,或许并不起眼,却成为张志光和无数的“志光们”坚守初心、续写奉献的阵地。每一位像张志光这样的老兵,都以自己的方式闪耀着光芒,诠释着平凡中的伟大。它们是社会的温暖底色,也是中国经济中的江苏“戎耀力量”。
指导单位: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
出品:杨力群 双传学
制片人:刘伟 刘大颖
监制:傅晴 李军
导演:喻文君
编导:王念念
制片:王念念
摄像:杨濛 李铭哲
后期:杨濛
美编:肖甜
文字:张晨晔
视频校对:赵云
特别鸣谢:江苏省退役军人事务厅
南通市退役军人事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