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薄弱村到先锋村靠的啥?
——吴江区黎里镇元荡村的实践与启示
□苏报记者马玉林
薄弱村发展该如何走出新路?这是目前新农村建设的一个焦点。近日,苏州市农村干部学院(苏州干部学院)专门组织课题组,对吴江区黎里镇元荡村进行了调研,专家们从该村的积极探索和实践中,看到了薄弱村因地制宜和不断创新的成功之道,这对我市集体经济薄弱村如何发展有很好的启示。
早在2003年并村之初,元荡村是吴江的第三轮经济薄弱扶持村,村级集体收入不足40万元,负债160多万元。面对困境,村“两委”班子人员认真学习农村惠民政策,抢抓机遇,开拓创新,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全村现有村级集体总资产近6000万元,拥有经营性物业面积55000平方米。该村的发展之路是怎样走过来的呢?
寻求突破点,善用政策掘得“第一桶金”
薄弱村用好政策,这是一个很好的突破点。
“我们充分利用了中央的惠农政策,像取消农业税、屠宰税、牧业税、农业特产税等直接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元荡村党委书记王建荣告诉课题组人员,“对种粮农民直接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以及对主产区重要粮食品种实行最低收购价、农业政策性保险等政策均由农业扩展到农民,减轻了农民负担,增加了农民收入,切实保护和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
国家相关惠农政策出台后,元荡村决定尽快摘掉扶贫村的帽子。但对于一个债务缠身、无特殊资源优势、又无村级经济底子的合并村来说,脱贫绝非易事。为此,元荡村决定从利用扶贫政策着手。2003年,吴江为每一个扶贫村确立了一个挂钩单位,并由此单位每年给予一定的资金补助,当时,元荡村的挂钩单位是吴江农村商业银行。2004年,在吴江农村商业银行的帮助下,元荡村建起了3000多平方米的店面房,分别租给个体经营户,并收取租金,一举给村里带来了20多万元的收入。
2005年,吴江开始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当时吴江市政府特地准备了几个“候选”单位,让元荡村自行选择。考虑到农村土地的流转及充分利用问题,元荡村果断选择了吴江市国土局。元荡村将村里水域面积大、低洼地废弃地多的情况作了认真细致排查,并且制定了周详的复垦计划。在国土局指导员的指导下,元荡村向有关部门提交了利用集体建设留用地计划书,成功争取到了土地置换指标。根据相关土地复垦补偿政策,当年元荡村便拿到了200多万元的土地复垦补偿费。自此,元荡村成功挖到了村级经济发展的“第一桶金”,为今后发展提供了条件。
找准切入点,不断拓展农民持续增收
调研组了解到,为不断拓宽农民持续增收的新途径,元荡村依托本地区域优势,努力在产业引导、项目带动、民营激活、转移创业方面做文章,狠抓落实,在多渠道中去实现增资扩张、村民得实惠的效果。该村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做法一是在有关部门的指导下,全村在原南灶村规划了一个占地30亩的民营工业小区,吸收了村内外20余家企业入驻,既为企业搭建了创业平台,又为村民就
业拓宽了渠道。
做法二是在经济积蓄的基础上,元荡村充分发挥靠近莘塔社区的区位优势,规划筹建了22间3400平方米的三层楼店面房,每年为村集体增加出租收入30万元,实现了集体资产增量,收入稳定增长的良好局面。
做法三是全村成立了吴江首家土地股份合作组织—元荡村益民经济合作社,
该合作社的性质是股份合作制,通过市场化运作手段,在农户自愿的基础上以土地补偿金入股的方式来量化给农户,让资产变股权,农户当股东,体现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原则。确保农户按股分红的长期性和稳定性。
做法四是坚持农业基础地位不动摇,针对目前农户耕种分散、管理困难、经济效益差、半抛荒严重的问题,村里与村民沟通,全面进行有偿流转,成立了土地股份合作社。实践表明,这已成为受农民欢迎的一种有效尝试。
选好结合点,办好实事促进和谐社区建设
薄弱村转身先锋村,除了经济指标的提升外,更多应在社会建设上有大的改变。调研组了解到,元荡村着眼城乡一体化的发展方向,选好结合点,大力实施以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的民心工程。
近年来,元荡村首先以环境综合整治为突破口,组建了环境卫生保洁队伍,建立健全了长效管理机制,全面完成各自然村10多公里主要河道的疏浚工作,累计修建村级公路5公里,村道15000㎡,石驳岸10公里,建造停车场10个,新建改建水闸5座,便民公路桥5座,绿化植树160多亩,对2个老村通过穿衣戴帽的方法进行改造,努力使全村建设成为宜人乐园,提高了群众的生活质量。
其次,该村着重建立农村公共服务体系,直接和间接地向村民提供公共服务产品,先后兴建了“一站式”便民服务中心、省级达标医务室、村民休闲公园、党员服务中心、老年人活动中心、图书阅览室青少年科普馆等基础性设施,同时针对村民业余生活单调,缺少有益的文体娱乐活动的现状,还不断完善村文化设施的功能,修建了塑胶灯光篮球场、健身步道及各类室内外文体活动场所,充分发挥文化设施的主阵地作用,引领群众开展健康丰富的文体活动。
接下来元荡村的工作思路主要是“保稳定、促发展、补短板”,主要从“三项任务、四个到位、五大理念”入手,其中三项任务主要包括加强学习、完善制度和提升服务;四个到位包括:年度目标完成到位,工程手续规范到位,社会稳定服务到位,党员干部廉洁自律到岗到位;五大理念包括:在创新上求突破,在协调上做文章,在绿色上做好事,在工作上学先进,在成果上惠村民。
多年来,元荡村先后荣获江苏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先进村、江苏省文明村、苏州市十佳服务型党组织、苏州市文明村标兵、苏州市廉洁文化建设示范点、吴江区村级经济建设标兵村等多项荣誉称号。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元荡村将以更新的发展举措,开创跨越发展新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