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把企业、政府等比作“下游”,高校就是“源头”。追根溯源,解决大学生就业难题。
时下,各地遭遇就业难,大学生就业更是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
近日,我市启动2016届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实名制登记工作,对就业困难的高校毕业生,将开展精准就业服务,及时帮助办理失业登记和就业困难对象认定,制定“一人一策”就业援助计划,实施“一对一”等精准服务。
就业,涉及就业意愿、个人技能、与各行业岗位匹配度等因素,一般来说,都是依靠市场调适与吸纳,政府也可以适时介入,通过精准的服务,帮助大学生更好地就业。我市推出上述举措,目的正在于此。
可是,这只是一方面,要解决好大学生就业问题,我们还得从高校抓起。
近些年,高校就业率“注水”,这是不争的事实。有些高校就业注水率居高不下,很多高校“注水”甚至已成为潜规则,学生们纷纷遭遇“被就业”。究竟是为何?某些高校,专业设置老旧,几十年一贯制,远远跟不上市场的需求。也有些高校,片面强调“做大做强”,设置的专业新和“潮”,可是囿于师资、教学场地、教学设施等限制,教学水平并没有上去。如是,为了成绩好看,更加便于招徕学生,有些学校就玩起就业率注水的“把戏”。
现行的高等教育评价体系下,就业率是衡量高校教学质量的重要指标。高校处处和就业率挂起钩,凸显出功利性。可是,毕业生质量不会靠就业率“注水”统计来获得。学生就不了业,会口口相传,到头来影响的还是学校的信誉。给政府预判就业形势,以及精准服务,也增加了难度。
如此,解决大学生就业是一项系统工程,如果把企业、政府等比作“下游”,高校就是“源头”。而目前,着重要抓的就是高校。转变观念;改革高校办学评估机制;建立大学毕业生几年内的就业跟踪制度;加大违规成本,对高校就业率“注水”零容忍。这些都不但重要,而且还十分必要。
□李睿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