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一个月 太湖边民宿大多已经客满
利利文的民宿
本报记者周伟蔚摄影张健
中秋小长假,市民朱女士一家想带女儿去西山岛亲近大自然,全家精心选择了几户配有亲子互动项目的高档民宿;令她意想不到的是,这几家民宿早在节前一个月都已经被预订一空。“价格比五星酒店还贵。但只要是做小孩子生意的,总是那么抢手。”朱女士感慨。
“得亲子市场得天下”,这一理念被越来越多民宿从业者所认同。环太湖地区原本就有采摘、徒步、观鸟、炒茶等风格突出、适宜打造的自然人文资源,近三年来又聚集了一批中高端品质民宿,如何让两者结合后呈现出相得益彰的巧妙,这是太湖民宿从业者们正在思考的一道课题。
A
中秋房源抢不到亲子游成太湖旅游香饽饽
上周六,网友“千草”全家去太湖边一家高端民宿度假。对于一次亲子游来说,品质好坏的最终决定者总是孩子,令“千草”欣慰的是,这趟品质之旅深得女儿欢心:在天台上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去太湖边看日落、跟着渔民伯伯去捕虾,孩子对太湖不“算陌生,但这次她玩到了不一样的东西。”对于民宿的经营者利利文而言,亲子项目的不断推出,源于经营民宿时不断和客人们聊天的思想火花:“我发现很多住民宿的都是带孩子的家庭,这种组合出来玩,都是以孩子为中心。不少人反映,希望吃好、住好的同时,让孩子有更多可以玩的地方。”
其实这家民宿不算便宜,虽然没有按摩、健身、泳池等高档设施,价格却堪比五星酒店,平均每晚房价在千元以上。但开业一个月,月均入住率已达50%以上,中秋和国庆档更是早早被约满。就在记者采访的时候,利利文还在不断婉拒各方朋友的订单:“都是想带孩子出来玩的。但凡能让孩子开心,家长都是不过多考虑成本的。”
尝到了这块香饽饽的甜头,利利文有了更大的“野心”,在她即将动工的第四家民宿,将彻底改变民宿对于空间“寸土必争”的做法,打造成完全亲子范儿:我打算把客房数量减少,空间全“部释放出来,作为孩子活动、读书的场所;并提供系统的寻山游玩项目。”
利利文的经营转型是众多民宿经营者的缩影。记者在某旅游调研机构发布的《2016中国亲子游市场认知度及消费行为调查报告》上看到,91.07%的受访者认为亲子游对于孩子的成长很重要;相对于参加亲子拓展运动,参观博物馆、动物园,室内亲子教育等方式来说,他们更喜欢带着孩子到国内各地游玩的方式;是否增加了孩子的知识和见闻是家长最为关心的,重要程度超过了孩子玩得是否开心、食宿安排是否合理和导游是否专业;而父母对于亲子游消费的支出也很大方,预期超过1000元的比例高达70%。
B
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只是换个地方玩手机?期待走出只游不亲子的尴尬
很多商家都瞄准了这一商机。上周六,记者先后前往东山、西山和旺山这三个太湖民宿聚集区,发现已经有不少店家打出了“亲子游”的招牌。然而,不少项目似乎总是缺了点“蹲下来陪你看蚂蚁”的耐心:民宿的院子里增加一套塑料滑梯、秋千,就算有了亲子设备;时令季节提供水果采摘,便是主打的亲子项目;房间里提供宝宝床、儿童睡衣,便是亲子主题的体现……“感觉和以前的乡村游区别不是太大。”一位游客说。
“爸爸妈妈经常带我去乡下玩,每次就是吃饭、采几颗水果,我其实想下水去游泳,要么和农民伯伯去捕鱼、拔草。但是他们不让我这样玩,最多让我站在河边、林子里各种摆拍,这多没劲,还不如待在家里打游戏。”刚上初一的小伍被父母“强行”拉到乡下亲子游、吃羊肉,小伙子一脸无奈。而小伍的妈妈对记者说:“带他出来,是希望能接触大自然、脱离手机。但能提起他兴趣的东西不多,最后的结果总是换个地方玩手机而已。”
其实,太湖流域的自然和人文资源都很丰富,一直是苏州父母带孩子接触大自然的热门目的地,店家们该如何利用这股“东风”,踏踏实实做出点让孩子家长都满意的旅游产品?采访中,记者随机对50个景区游玩的、年龄在5岁到12岁之间的孩子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可以自己动手”、“去别的小朋友没去过的地方”、“像故事书里的小朋友一样玩”在孩子们的“旅行愿望清单”中位列前三。
这三个“愿望”与台湾亲子市场目前三大火爆点不谋而合。“目前在台湾市场,最容易打动亲子家庭的经营模式分别是观光农场、观光工厂和城市亲子项目。”台湾设计师梅茂森是东山杨湾村青蛙村设计者。他告诉记者,台湾的亲子主题民宿做得很成功,因为他们普遍注重对于当地文化的深入挖掘。”比如,一个名为飞牛牧场的乡村亲子游品牌,就是以一座牧场的畜牧养殖文化为基底,研发出包括参观、动手体验、制作乳制品、餐饮、住宿等一系列好玩儿的项目。“在太湖边,有渔家文化、茶文化、稻文化,这些文化都是亲子游市场开发的基础。”梅茂森说。他建议,从深挖吴文化的角度入手,太湖民宿从业者完全可以开发出类似做农事、当茶农、深入太湖捕一天鱼这样的深度游路线。
C
规模小而散,玩不尽兴?规模小而散,玩不尽兴?太湖亲子游或将建产业联盟
“不是没想到这些,是没人手做。店里就几个人,谁去陪孩子玩一整天?”旺山的一家民宿门前停满了车,好几拨客人站在门外等候翻台,亲自上阵端盘子的老板娘简单回应了记者的问题。连续走进几家店都是类似的情景:小体量的经营模式,忙起来全家齐上阵,哪还有人有“闲”功夫为孩子走心地设计一条线路?
对于太湖民宿从业者来说,想要做深做透亲子游市场,店小、人少也许是每家都绕不开的困惑。在横泾东林渡经营稻文化主题民宿的奥彤说:上林村空间多、田野、草坪、太湖各个要素都有,但我唯独“缺的就是人手。”奥彤告诉记者,想要安全地做出一条精品亲子游线,老师和学生的最佳比例应是1:2,这个人工对于大部分经营者来说是“不可能”。即使是在亲子游市场已经开始试水的利利文,也有类似烦恼:待新的亲子民宿建成后,她想做寻山路线,但还没找到熟悉西山地形的专职领队;想做户外亲子阅读,却找不到愿意来乡下兼职的幼教老师。
不久前,这个困惑被列为太湖乡旅学社的研讨课题进行讨论。太湖乡旅学社是太湖民宿行业领域的首个民间非正式组织,由一批有想法有情怀的民宿从业者、基层村干部和业内专家等人共同组成。“根据大家的需要不定期上课、讨论、调研、考察,既能互相交流,也能实现最终资源共享。”学社负责人告诉记者。在研讨课上,十几名民宿老板和基层干部互相交流了自己的经验和困惑,交流之中,一些潜在的“互补”机会也逐渐呈现:旺山一个村常年为孩子开办亲子阅读班,但空间有限,每次都只能在村民阅读室内进行,而隔壁村的民宿里,有漂亮的阅读角,缺的就是这样的阅读老师;西山有些村民每逢茶季会为茶叶的销量发愁,希望有更多体验采茶的游客来消化市场,而在横泾的一些民宿里,老板却为了三四月间没啥稻作景观可看而烦恼……
“一两个民宿的精彩是撑不起整个旅游区大概念,想要做好亲子游市场,太湖民宿从业者抱团发展是必须的。”乡旅学社负责人告诉记者,他们正筹划建立产业联盟,整合环太湖流域民宿的各种优质资源,把东山、西山、旺山等地旅游项目串成“大太湖”概念的深度线路:“每家民宿只需要把自己最擅长的资源用好,做亮一个项目,由第三方进行专业化整合。”
在利利文和她的同行们心目中,今后的太湖亲子游或许玩起来更加“不分彼此”:每晚住在各自的民宿里,天亮之后会有几辆车沿着沿线各民宿接孩子,先由专业老师带着去寻山,再一起开到某家民宿学做编稻草,之后统一去某家阅读优势强的民宿做亲子阅读,晚上再去一家用天文望远镜看星星,共同经营,孩子们集中起来玩,这样的“亲子游产品是否会更高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