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进了商品房甚至大别墅,锄头、钉耙、粪桶依然舍不得丢弃——
与别墅里豪华装修格格不入,钉耙扁担坦然依墙而立;一根自制的捆稻绳沉淀着岁月的沧桑,却被端端正正地搁置在角柜上;一只粪桶搁置在楼道里,用塑料布严密地盖着,享受着文物的待遇……保存着这些“退休”的农具,似乎也就留住了一段乡情乡愁。历史上的白洋湾土地肥沃,水网交错,这里的人们历来以农业、渔业、花茶为主要产业。沧海桑田,如今的白洋湾早已高楼林立,车水马龙。由此,种地、捕鱼、养花等也与当地百姓渐行渐远。时至今日,即便住进了高楼大厦,甚至是别墅豪宅,但是不少居民依然舍不得丢弃伴随着自己大半生,有着浓浓情结的农具。
住进豪华别墅舍不得丢弃“退休”农具
在京杭大运河苏州北段边上,有一处别墅区,宋海琳的家就在这里。走进她的家门,现代化的电器、高端化的装潢,豪华气息扑面而来。在迎客间里,与整个宅院格格不入的是,钉耙、洋镐、扁担、锄头等农具坦然地依墙而立,镇定地迎接着每一个客人诧异的目光。
今年39岁的宋海琳是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的居民,拆迁前居住在张网村。她告诉记者,她的父亲叫宋阿三,今年69岁,母亲叫周林珍,今年61岁。自己的祖祖辈辈都是农民,在农田里劳作了一辈子,这些保存着的农具都是两位老人曾经劳作时使用的。
指着一排农具中的一把小镰刀和一个小竹篮,宋海琳说,小时候放学回来要割草喂猪,这些就是自己当年割草使用过的农具。而一把小铲子,也是当年闲来无事挑野菜的利器。还有一段渔网,也是当年用来到小河浜里抓鱼使用的工具。由此,这些农具也承载着一段儿时或辛苦或快乐的记忆。
现在,这些农具都已经“退休”了,搁置在家中,有时候孩子还有意见,每每都提出要求直接扔到垃圾桶。但是,自己尤其是父母亲却不肯丢弃。毕竟做了一辈子农民,用了一辈子的农具,有着很深的感情,甚至是挥之不去的情结。
因为拆迁,宋海琳家的弹簧加工厂已经迁离了张网村这片“故土”。她说,实际上,别墅里存放的农具只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工厂里还有着不少“退休”农具呢,都快成一个农具博物馆了。
一个自制捆稻绳承载着半个世纪的情愁
在白洋湾地区,像宋海琳父母一样,曾经是在农田里劳作了一辈子,对土地,对农具有着挥之不去情结的居民还有不少。
金阊新城(白洋湾街道)辖区的藕巷新村是个拆迁安置小区,这里的居民大都是白洋湾当地的拆迁农民,今年66岁的葛培珍就是其中一位。在藕巷社区工作人员的陪同下,记者走进了葛培珍老人的家中。
葛培珍原是新益村的村民,2011年拆迁安置到藕巷新村。
同样对农具有着情结的葛培珍也珍藏着她曾经使用过的农具,
这些农具有锄头、钉耙、扁担等。
这些农具中,一把锄头最是老人的心爱之物。指着这只木柄锄头,老人说,16岁的时候,她开始正式下田劳作,至今已经有半个世纪了,这把锄头也陪伴她走过了半个世纪的农民生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作为农民的辛苦可谓不言而喻。“这把锄头铁的部分原本要比现在的大一倍,半个世纪使用下来,磨成现在这个样子了。”老人说,可以想象,农民是多么的辛苦。记者发现,老人保存着的一条扁担也同样有着岁月的沧桑,也许这条扁担也同样陪伴了老人数十年。
在老人家中的一个柜子中,记者发现了一条绳索,三四米长,绳索的一头还有一个树枝丫做成的木质钩子,端端正正地摆放着,肯定有故事。葛培珍告诉记者,这条绳索是捆稻绳,和那把锄头一样,也陪伴了她半个世纪。老人说,16岁下田干活前,在家里人指导下,自己用粗布条手搓成一条绳索,再用树枝丫做了这个钩子,制作了这条捆稻绳。老人说,捆稻绳早已经失去了本身的用途,但因为是自己亲手制作的,并且陪伴了自己五十年,所以一直舍不得抛弃。
农具“退而不休”手痒的时候还要挥挥
从曾经的农村拆迁,到现在住进了高楼大厦;从曾经辛勤劳作的农民,变成了现在安享晚年的居民,这日子可以说是幸福的,起码比作为农民要轻松上几十倍。葛培珍说,但是自己在农村劳作了一辈子,对土地有着深深的感情。于是,闲不住的老人和几位邻居一起,跑到老长青片,觅得一些已经拆迁了但还没有开发建设的用地,开垦后种种蔬菜瓜果等。
老人说,自己可谓是“退而不休”。同样,“退而不休”的还有这些保存着的早已苍老的农具。尽管开垦的荒地只有一点点,但少不了要用到这些农具,钉耙垦地,铲刀种菜,锄头锄草……老人说,“现在的生活好了,早已不需要通过在农田里劳作来养家糊口了,种植些蔬菜瓜果,也就仅仅丰富一下餐桌。最为主要的是,自己还能够在农田里干干活动,还能够挥一挥陪伴自己几十年之久的农具,过过手瘾,也是一种享受,如此而已。”
自己的爸爸妈妈每周要从居住的金筑家园来这里一两次,而每次看到这些农具,老人的手都会痒痒。宋海琳告诉记者,但是由于没有农田可以劳作,他们就拿着这些农具,到别墅的院子里种种花草,或是给花草锄锄杂草,也算是过了手瘾。而在她的厂里,宋海琳的婆婆也在空地上开荒种地。她说,对老人来说,经常用一用这些农具,他们就心满意足了。
“现在的孩子几乎没见过这些农具,更别说了解这些农具的用途,如今,把它们保存下来,不仅是自己能够怀念一下过去,也能够让孩子们了解祖祖辈辈的农村生活,而不至于不忘本。”宋海琳说,等到有一天,这些农具真的应该收藏进博物馆,让更多的年轻人通过农具的展示,了解祖祖辈辈的生活状况,领悟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