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26日,张亮在虎跳峡走扁带横跨金沙江。
□苏报记者赵焱
今年4月26日,张亮在虎跳峡挑战“扁带行走横跨金沙江”获得成功,广受关注。挑战中,宽2.5厘米的扁带被架设在离水面16米的高度,行走跨度为60米,加上急流、低温、强风的影响,难度非常大。
扁带行走,已经成为一项新的极限运动。但在国内,专业练习者寥寥无几。前天,张亮在苏州接受记者专访时说,他正计划在天平山上空完成一次距地面高度约为30米,跨度约为230米的“高空行走”。
走扁带难度不亚于走钢丝
张亮,1985年出生于河北沧州。2007年在北京工作时,他在一位外国朋友的带动下,第一次接触了走扁带这项运动。2010年,张亮开始全身心地投入练习,并为此放弃了工作。
“纯粹是因为喜欢玩,觉得它新鲜、刺激才去尝试。”张亮说,刚练那几年,他基本上靠看视频自学,然后一个人到天坛公园东门外的公共绿地上去练习。先从离地面几米的高度开始,练习在扁带上行走的平衡感。有了基础后,2015年开始挑战“高空行走”,目前已完成近10次。除了在虎跳峡和海螺沟,他还曾3次在浙江神仙居景区内挑战,难度最大的一次距地面100多米、跨度近200米。
“扁带使用的是涤纶或尼龙材质,即使被拉得很紧,还是有很大的弹性。”张亮介绍,走扁带这项运动的难度,不亚于走钢丝。而且,它不能使用平衡杆等任何辅助器材,全靠躯干和四肢控制,更具挑战性。他说,在“高空行走”时,每当走到约三分之一的距离时,扁带的弹性会有一个明显变化,稍有不慎就会带来剧烈晃动,容易被弹飞。
横跨金沙江,失败8次才完成
相比技术上的难度,张亮认为,走扁带时,心理上面临的难度更大,保持心态平稳最难。
“在横跨金沙江这次挑战时,我实际上是在失败了8次以后才完成的。”张亮回忆,当时,由于河水湍急,声音很大,心态很难平静下来。而且,河水从自己的左侧向右侧急速流淌,对身体平衡的寻找有很大的干扰。同时,一次次坠落后再爬回到扁带上,也加快了体力的消耗。
但随着“高空行走”次数的增多,张亮告诉记者,他越来越喜欢这种方式。相比高度较低的行走,“高空行走”的安全性反而更高。“在空中没做好,最多是冲坠带来的2至3米的自由落体式下坠,像‘小蹦极’一样,对人没有太多伤害。”他说,距离地面较近时,反而容易掉到地面受伤。
苏州户外运动资源丰富,想挑战天平山
对外界最担心的安全问题,张亮介绍,其实,走扁带是一项保障措施很严的运动。首先,扁带都是特制的,经常检查就行,只要没有裂口,肯定不会断裂。其次,练习时都会系上安全绳,连接在扁带上,即使坠落也不会掉到地面。在扁带两端,也会设置多个固定点,确保不发生脱落。
今年,在苏州独墅湖体育中心刘常忠攀岩馆的邀请下,张亮也来到苏州寻求挑战。在苏州,他曾完成过一次在两幢高楼之间的行走练习,距地面高约40米,跨度约50米。接下来,他正式挑战的地点选在天平山,目前正与有关部门联系协调。据悉,这次高空行走的位置选在天平山风景区东北侧停车场上空,计划距地面高度约为30米,跨度约为230米。他说,苏州是一座户外运动资源很丰富的城市,如果这次顺利完成,今后希望有更多爱好者一起体验。
“走扁带还是项冷门运动,国内专业练习者也就十多名,但在极限运动中,它是属于门槛比较低的。”张亮说,相比走钢丝,它设备简单、易于携带,除了高空行走,也有花式扁带等小项,观赏性、挑战性都很强。他说,初学者最重要的就是遵守运动礼仪,在任何环境下都要选择合适的连接点,并做好保护措施,不要破坏树木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