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省第十五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苏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正(前排左三)代表苏州市领取“六五”普法全国先进城市奖牌。
□商报记者邹强通讯员虞天一
【核心提示】
近日,在全国第八次法治宣传教育工作会议上传来喜讯,苏州市被中宣部、全国普法办评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城市。这是自1986年“一五”普法以来我市首次获得的殊荣。常熟市还获得全国唯一的普法先进县(市、区)“六连冠”荣誉。张家港市人民政府获全国普法先进集体称号,王国其、张雪珍2名同志被评为全国“六五”普法先进个人。
2011-2015年“六五普法”以来,苏州市各级各部门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紧紧围绕法治苏州建设的目标任务,以法治惠民为核心,以法治文化建设为引领,以融合创新为动力,努力推进法治宣传教育全覆盖,呈现出时代性强、创新性强、实践性强、群众性强、整体性强的鲜明特色,不少普法品牌在全省乃至全国具有引领示范作用。
“把法治精神融入了市民生活,这是苏州摘得全国普法先进城市奖牌的密码。”苏州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朱正说,“六五”普法以来,苏州以满足全社会尊法学法守法用法需求为导向,按高起点、高标准目标要求,有效推进普法工作,用心谱写法治新篇,聚力打造“法治苏州”品牌,交出了一份成绩斐然的普法答卷。
密码1普法工作机制不断健全
2011年出台非人大任命领导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制度,建立健全普法工作考核评估、需求征询等制度;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召开后,市委明确提出要让法治成为苏州人的生活方式,成为苏州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标志。2015年9月,市委市政府“两办”转发《关于建立健全国家机关“谁执法谁普法”责任制的意见》,在全省率先将考核结果纳入市级机关部门绩效管理考核评价体系,取得了明显成效。
密码2“法律六进”持续深化
全市持续开展法律进机关、进乡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进单位“六进”活动,特别是结合“三下乡”、“春风行动”等活动,针对特定普法群体定制个性化、精准化的法治宣传教育计划,不断增强学法用法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密码3新媒体普法强势推进
在借助传统媒体开展法治宣传教育的基础上,注重运用门户网站、户外显示屏、公交TV、地铁视频、手机终端等载体开展普法宣传和法治文化传播。2011年11月30日,首创“苏州法治文化网”,影响力迅速扩大。开通上线“e同说法”APP 和“苏州普法”微信,“苏州普法”在中国司法行政系统微信影响力排行榜中位居第二名,“e同说法”APP连续两年被评为“家在苏州”主体品牌优秀项目奖,形成具有苏州特色的“互联网+普法”品牌。
密码4法治文化节影响广泛
2012年,全市举办首届法治文化节,开展公务员法律知识竞赛、家庭学法大赛、在校生模拟法庭大赛、法治文艺汇演、法治书画摄影大赛等10项活动,形成声势。2014年,全市举办了以“繁荣法治文化,促进法治建设”为主题的第二届法治文化节,相继开展了全市财会人员财经法律法规知识大赛、法治·廉洁灯谜大赛等12项活动,全市有100多万市民直接或间接参与活动,营造了浓厚的法治文化氛围。
密码5法治文化作品创作硕果累累
全市陆续组织法治·廉政书画摄影作品、法制宣传公益广告、法治题材民间艺术品、法治文艺作品等征集评比活动,收到作品超万件。举办两届法治微电影大赛,收到作品200余部,网络展播期间受到近300多万人次关注。法治漫画动画微电影等作品在全国性大赛中,获奖数居全国城市之首。
密码6法治宣传阵地全面覆盖
苏州大市和10个县级市(区)、95个镇(街道)的法治宣传阵地实现全覆盖,绝大多数村(社区)和部分行业条线也建成了法治宣传阵地,其中较大规模的各类宣传阵地160余个,分五批命名“市级法治文化建设示范点”156个,创建“省级法治文化示范点”21个。
密码7普治并举让群众更有“获得感”
探索创新社会管理,推出“政社互动”社会管理新模式。深化基层民主法治创建,市委市政府“两办”印发《关于深入推进村(社区)法律顾问工作的实施意见》,建立健全村(社区)法律顾问普法工作长效机制,张家港市的永联村和长江村、相城区的灵峰村、常熟市的康博村荣获“全国民主法治示范村”称号,“省级民主法治示范村”建成率达37.4%。持续开展“关爱民生法治行”等活动,不断提升依法治理水平,针对老百姓关注的社会热点、难点问题进行专项整治,取得了明显成效。各单位、部门的法治意识、服务意识不断增强,主动参与法治建设,营造了良好的法治氛围,为苏州赢得了“投资天堂,创业福地”的美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