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制造2025》提出:到2020年,掌握智能辅助驾驶的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初步建立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及生产配套体系。同时,到2025年,要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为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
不用说目标定在这里了,看看最近自动驾驶汽车曝光的势头,就知道这项黑科技有多火:众泰汽车正式宣布将在2018年正式推出大规模量产版的自动驾驶汽车;优步宣布位于底特律的自动驾驶研究中心马上揭牌;雷诺-日产收购软件公司,加快自动驾驶研发……抛开“遭遇挫折”的苹果公司不谈,你会发现几乎只要是跟汽车沾亲带故的,都在赶这趟集,其中不乏百度、360这样的全领域大户。
进化带着残骸,成长伴随疼痛。研究自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何况是代替人工直接站上一线的无人驾驶。当地时间23日,谷歌的自动驾驶汽车在山景城就遇到了一起交通事故,汽车侧面完全凹陷进去。目击者称,当时无人驾驶汽车好好地开在路上,被一辆突然出现的货车撞击,撞击之后,车上的气囊都打开了。看来,从程序上来说,这次事故责任并不在谷歌的小车,而在货车。而据统计,谷歌无人驾驶汽车至今发生的17起车祸,都是其他车辆的责任。
这听起来还不错,也许无人驾驶技术真的挺安全。在早些时候发布的一个视频中,一对夫妻在自动驾驶汽车上,嗑瓜子、扳手腕、打扑克、玩光剑,还美美地睡上了一觉,耍得不亦乐乎。如果无人驾驶技术真的能够成熟到如此地步,那么诚然,我们的生活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
不过,在中国,无人驾驶似乎要稍遥远一些。有些个情况,很可能会超出无人驾驶系统的认知。首先,是中国式过马路。凑够一拨人就穿马路,有时候凑不够也硬上。相对而言,中国人的交通意识要稍稍淡薄一些,所以可能会出现的道路情况也变得复杂起来。然后,是无人驾驶汽车遭遇碰瓷党。人工驾驶汽车遭遇碰瓷有时也是很难说清楚,更何况是汽车由电脑控制的情况。那些碰瓷党们也很有可能钻空子,专挑自动驾驶的汽车“下手”。况且,要是自动驾驶汽车真的遇上了事故,那么究竟应该如何认定责任呢?是车主的责任?还是操作系统的?或是生产厂家的?抑或是软件开发商的?
当然,我们可以相信这些问题都能够得到解决,开发者们已经料想到了所有的可能情况。但是,仍然让人不免担忧的是,既然无人驾驶是一个电子系统,
那么稳定性到底如何?不久之前,腾讯的黑客声称攻破了特斯拉的无人驾驶系统。这给我们大家提了个醒,就是再厉害的电子系统,也有出现故障、甚至被人为修改、攻破的可能,这一点来说,无人驾驶系统就像我们的电子自动挡位一样,总有人它觉得不如一般的自动挡位甚至不如手动挡来得安全,毕竟存在失灵的可能。而单纯的人为操作甚至是简单的机械操作,反倒可能是更加安全的。
虽然有许多的车企和技术公司都表示,无人驾驶汽车能在最近几年之内就上路,但是我们不能忘记了,一种行为,并不是简单的动作,背后还有其社会含义,还有其法律含义。从这点上来说,无人驾驶“汽车近年上路”这个说法无疑有些空洞。没有配套的法律设置,无人驾驶汽车可以上路,但如何真正“上路”?这恐怕是在加大研发之外,社会更应该关
注的问题。就拿上文提到的,
如果出了事故,责任应该如何
认定?如何分担?以小见大,
细细想想还有更多问题,而解决的办法几乎是一片空白。当然,如果从事物发展的角度来说,一项新事物的出现,发展必定伴随着阵痛与尝试,发现问题与解决问题。而大多法律和条例的制定,也都是在先放置一个框架的基础上,根据实际进度和产生的问题来修改、完善的。从这点上来说,无人驾驶作为市场的大趋势,我们完全可以放心大胆地让其先行发展,随后将配套一一配上。
革命性的无人驾驶技术,将会颠覆市场,也会彻头彻尾地改变我们的生活。也许在不久的将来,我们真的能在自家汽车里美美地睡上一觉,待再睁眼时,已经到达目的地,下车就是美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