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足鼎立的移动支付市场
近日,支付清算协会向支付机构下发《条码支付业务规范》(征求意见稿),明确指出支付机构开展条码业务需要遵循的特定的安全标准。这是央行在2014年叫停二维码支付以后首次官方承认二维码支付地位。当然,移动支付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先是阿里巴巴和腾讯为代表的互联网金融企业;再是苹果、三星与银联合作的硬件企业;现在又加上以发布二维码支付的工商银行为代表的各路商业银行。自此,中国移动支付市场形成了三大派别争锋之势。
VR Pay怎么用?
央行承认二维码支付,各路机构肯定会争相布局,若这种支付方式再无突破,肯定会被市场所淘汰。而就在这个时候,支付宝宣布其VR Pay技术将于近期正式上线。对于移动支付,想必多数人早已习惯输入密码或用指纹支付来搞定。那VR Pay呢?不会得戴着头显摸索着去找手机下单吧!当然不是。据蚂蚁金服透露,用户在接入了VR Pay的商家店铺内下单后,VR界面内会跳出一个3D形态的支付宝收银台,用户可根据所佩戴的VR硬件设备来操作,通过凝视、点头和手势等控制方法登录支付宝账户,并输入密码完成交易。
支付宝将这项技术定位于未来可以通过统一的SDK接口对接各种第三方APP的开放平台。简单来说,VR Pay与现在用的《支付宝》很相似,可用于各种生活场景的对接,像电商购物以及外卖餐饮等,都能使用。但VR Pay的接入可能就没那么丰富了,当你实实在在需要去外面吃个饭或者打个车时,VR Pay就没什么用处了。毕竟VR Pay作为一种支付技术,其发展肯定更依赖于虚拟应用场景。
给“买买买”加个新玩法
其实阿里巴巴在VR领域的布局由来已久,早在今年3月份,它便成立GM Lab(VR实验室),专注购物体验,而buy+就是阿里巴巴即将推出的VR购物产品。在硬件方面,阿里巴巴将依托全球最大电商平台,搭建VR商业生态,加速VR设备普及。buy+这个概念的购物视频是在今年的愚人节曝光的,对于这种虚拟购物概念,想要在一台什么都没有的设备上使用手势来完成在线购买,确实是天方夜谭,当时大家也不过当成一个笑话来看。不过,这个“玩笑”在短短几个月后举行的“淘宝购物节”上落地了。虽然现场的演示还没有概念视频中来得那么玄幻,但至少是完完整整利用VR设备的实机完成了一系列在线购物操作,而且从体验上看,还算不错。而就在不久之前,支付宝又宣布将于九月底上线VR Pay。自此,阿里巴巴在VR购物领域的链条似乎已经组装完毕。如今buy+与VR Pay的结合,看来阿里巴巴是想在VR领域再造一个虚拟淘宝。
阿里巴巴的野心终将是一场梦
然而,阿里巴巴的蓝图虽然已经展开,但依附于本身就不成熟的VR技术,且VR购物在内容开发上更为复杂,实际上并非一条康庄大道。首先,对于某些应用场景来说,VR购物的确有锦上添花的效果。例如服装试穿、游戏体验和家居设计等都能通过虚拟现实获得更好的感官体验。虽然VR购物不是个伪需求,但也构不成主流需求。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食品以及日用品,实际上完全不需要通过VR来进行购买。这些商品并不个性,它们的基本形态也已经被人们所熟知,由VR来采购不过是画蛇添足罢了。所以面对类似的产品,传统的线下购物可能会更有优势。
其次,虽然阿里巴巴一再宣称buy+和VR Pay将主要在Cardboard一类的无屏VR设备上得以应用,但这个说辞却与buy+的实机演示产生了矛盾。在“淘宝购物节”上,buy+是通过体验HTC Vive才得以实现的。如若保留现有的方案,用户则不太可能消费上万元人民币去购置设备,以体验还未成熟的VR购物,随着成本上升,相应的需求也会逐渐下降。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VR的通病。现在比较“给力”的VR厂商,不外乎HTC、三星、索尼和Oculus等,目前体验最好的VR产品主打的是游戏领域,但长时间佩戴仍然容易造成晕眩,短期内都难以解决。相较于游戏,虽然购物是一个静态的场景,但长时间的佩戴带来的不适,可能会让的用户失去购物兴趣。
另一方面,令阿里巴巴困扰的是,他们的VR购物体验已经出现了相似的竞品。意大利开发团队inVRsion此前就制作了一款名为ShelfZone的VR应用,主要用来帮助大型零售商搭建VR购物环境。显然他们的VR演示要比buy+更加成熟。
虽然阿里巴巴试图打造VR领域的淘宝是个很好的构想,但在VR虚拟市场和技术都还未成型的情况下,全力投身最终只会迎来黄粱一梦。或许从细分领域着手,再逐层拓展宽度才是成为现阶段最好的一种解决方案。
文/薇薇安 图/小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