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节省25%费用,打破国外厂商技术垄断
苏报讯(记者 周建越)近日,正在施工中的苏州高新区有轨电车2号线用上了新型轨道结构,而这项新技术由苏州发明,并有望向全国推广。昨天,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公司进行新闻发布,介绍与展示了系列发明成果。据悉,该轨道结构的运用,将比国内现有有轨电车结构节省25%费用,打破国外厂商对该系列技术的垄断。
在有轨电车2号线500米试验段记者看到,在这里,铺轨的基础部分,是通过工厂化整体按照标准化生产的;在非试验段,其铺轨的基础部分是现浇的。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公司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师李岗介绍,目前我国越来越多的城市建设现代有轨电车。但所采用的轨道结构,却一般选用铁路或地铁标准,形式包括现浇道床、纵向承轨台道床两种。
“有了有轨电车1号线的建设运营经验,我们对轨道结构和配套扣件系统大胆进行改良探索,经过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一年的合作攻关,终于研制出更适合有轨电车的新型轨道结构。”李岗说,在设计中,该轨道结构遵循安全可靠、耐久性久、实用性良好、技术先进、施工简便、建设成本较低以及降低养护维修量等特点。“新型的铺轨方式,可将标准化模块放上去,通过预留孔灌注水泥,可避免原现场浇灌随意性太大的问题。粗略估计,这种轨道结构将比国内现有的结构节省25%的费用,大大降低造价。为此,我们已申请了国家专利。”李岗说,“不仅如此,你看这配套的扣件,每一小段都有一个紧固件。紧固件也被国外厂商所垄断。在1号线,就使用德国产的,要200多元一个。而我们成功开发的‘减振型扣件’,一个才100多元,现已在2号线上使用了四分之一。经过反复实验,该轨道系统比国内现有系统质量更稳定,价格更低廉,代表了国际先进水平。”
记者了解到,在有轨电车2号线建设中,由苏州自主研发的技术还真不少,其中“钢轨伸缩调节器技术”“减振型扣件系统”“道岔技术系统”等都已投入了实际运用,并申报了国家发明专利等。
“我们之所以有诸多成功突破,还得益于去年成立了‘轨道交通产业技术创新中心’,深入开展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活动。这样,一批批新技术、新成果就可更快得到应用。”有轨电车公司相关负责人说。
此外,近日苏州高新有轨电车公司参与编制的“槽型钢轨铝热焊、闪光焊”两个质量检验标准,正式由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颁布实施,成为全国有轨电车行业首个可执行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