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中,高度赞扬了孙中山先生愈挫愈奋、百折不挠、坚韧不拔的革命精神。这一精神,对时下中国如何保持战略定力,应对复杂变动中的国际时局,同样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外界留意到,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在此前大选过程中,为贏得选票,以美国第一或美国优先为口号,提出了一整套美国利益至上的内外政策体系。特别是在对外经济政策上,宣称要转向新贸易保护主义。
中国作为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国,双方年进出口交易额超过5500亿美元,并且由于中国制造的比较优势,常年对美保持贸易顺差,一时舆论对于美国可能的“转向”纷纷担心起来。担心和重视是应该的,但认真研究应对,保持充分的自信和战略定力更为重要。
其一,全球化时代,美国要走回头路恐怕很难。中山先生有句名言: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者昌,逆之者亡。自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在新技术革命强劲推动下,世界兴起的全球化浪潮经半个世纪蓬勃发展,已成不可抗拒的时代潮流,“人类命运共同体”“地球村”等概念,已然成为世界共识。谁想逆流而动,恐怕只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其二,走回头路,恐怕美国自己也不会答应。五十年全球化进程,最大受益者就是美国。依仗着美元的全球储备货币垄断地位和全球第一的经济实力,基本操控了国际分工,享受着各种各样价廉物美的舶来品。基本做派就是,穿着亚太的实惠纺织品,用着中国的便宜日用品,享受中国廉价钢材带来的种种好处,赚着核心技术带来的惊人附加值,让中国、印度成为其倾销大豆、玉米、木材的主要市场,让欧、日、澳成为其高技术产品的主要釆购场,让整个发展中国家沦为其巨额剩余军用产品的倾销地。既享受了便宜实惠丰富的高质量生活,又赚足了超额利润。现在,如果想以保护就业为名,搞替代主义,给美国带来的恐非福音,而是灾难。一是替代进口投入巨大,就算特朗普有心,国力恐也无法支撑。二是美国好日子过惯了,一旦缺这少那,必然怨声四起。三是美国劳动力成本高,中低端产品基本没有优势,一旦催发通胀,更会造成社会失稳。
其三,今日之中国不信邪,不怕邪。中国正秉承和平崛起方略,实施以“一带一路”为中心的贸易自由公平战略,中国制造享誉全球,国内市场也规模巨大,存在回旋余地。倒是意图乱来的美国得好好惦量一下,你的替代政策、高关税政策一搞,到底谁先受不了。
□刘谦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