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志愿活动遍地开花的今天,如何使志愿活动更加专业化,如何破解可能存在的浮躁心态,需要在制度、政策上的支持与鼓励。
“近八成年轻人有意愿做志愿者”——近日,一份来自社区的调查让人欣喜地看到,志愿者行动正成为年轻人的一种生活时尚,传递着满满的正能量。
有反差的是,此前志愿社区活动中,积极参与来做志愿者大都是退休的老年人。如今之所以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参与进来,除了社会互助意识的增强,更重要的还在于现在不少志愿活动有了变化:健身步道跑步,可以用“捐步数”换取相应善款;在微信圈里“众筹”,可以来资助有需要的困难群体……也就是说,经过了精心策划、精心组织、精心指导,志愿者活动添加了活力与激情。
事实上,虽然志愿活动讲的是奉献,是自觉,但这样的自觉不能是无组织、自生自长的。如果能针对志愿者群体的职业特点、文化特点、兴趣特点,针对活动的内容特点、形式需求、背景条件,选准两者的结合点,无疑能最大化地体现志愿者活动的组织力,又可最大限度地彰显志愿者活动的社会成效。
有社区已经尝到了甜头。姑苏区留园街道有不少年轻人喜欢夜间锻炼,而社区的平安志愿队伍又缺少人手,迫切需要年轻人的加入。为把夜跑的年轻人吸纳到平安志愿者队伍中来,最近该街道成立了一支“社区夜跑平安分队”,这个金点子既壮大了志愿者队伍,又赢得了不少年轻人的点赞。成功的案例足以证明,对接了志愿者需求、特点,这样的活动让参与进来的年轻志愿者们找到了自己的价值所在。
当然,精心的组织与推动还可以更有力些。在志愿活动遍地开花的今天,如何使志愿活动更加专业化,如何破解可能存在的浮躁心态,需要舆论的肯定与包容,更需官方制度、政策的更多支持与鼓励。如是,方能让志愿活动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更多年轻人的“心”选择。
□葛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