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食品安全,监管必不可少。记者从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获悉,今年以来,他们已开展市场监督4589户次、专项检查9次、立案88起、实施当场处罚91起,罚没金额65.78976万元。同时,取缔无证照经营户100余家。这一系列数据的背后,是该局全面构建食品安全监管网络的结果。据悉,到今年底,姑苏区无证餐饮单位监督覆盖率将达到100%。
□商报记者管有明
三道“紧箍咒”保餐饮安全
姑苏区作为苏州古城旅游的精华集中地,一直备受国外游客青睐。前段时间,国家旅游局2016年中美旅游年的重要系列活动之一的“千名美国游客游江南水乡活动”,吸引了近千名美国游客报名参加。如何保障这些美国游客在姑苏游玩期间吃喝安全?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两位执法人员接到保障任务后,决定用三道“紧箍咒”。他们首先来到接待单位,对菜谱进行严格审查,随后又来到厨房开展食品安全风险评估,并与供餐接待单位签订了“重大活动接待单位食品安全责任书”;活动当天,执法人员带着食品现场快速检测仪器赶赴接待单位,对食品原料进行快速检测,包括蔬菜的农药残留、肉类食品的瘦肉精和餐饮具的表面洁净度等项目,共检测8批次,全部合格;最后对菜品从烧好到食用的时间(不得超过2个小时)进行严格把控。这三道“紧箍咒”用完后,当餐的保障才算结束。
这个看似很平常的食品安全保障工作,对于姑苏区来说还是“首次”。食品安全监管体制调整后,从过去的分级分段监管到现在的全流程监管,任务更重、难度更大,而姑苏区食品安全监管却面临着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对此,姑苏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不仅没有倒退,反而更进一步。今年以来,该局共完成各类重大活动食品安全保障39场次,完成餐具表面洁净度、蔬菜农药残留、肉类食品瘦肉精、食品中心温度等现场检测975批次,合格率达99.5%。
近年来,新型食品业态不断涌现。比如,自动榨汁机的出现,就给许可和监管提出了新的要求。经过调研和专家论证,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采用了公司许可、设备备案的形式,发放了全市第一张自动榨汁机的食品经营许可证。发证后,如何才能保证果汁的新鲜卫生呢?他们又采取不定期抽检的方式,委托有资质的第三方检测公司对榨汁机以及果汁进行监督抽检,一旦发现问题,将对榨汁机进行封存。
无证餐饮监管年底全覆盖
食品安全出问题,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有无证餐饮。以往,无证餐饮的摸底排查工作都是由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执法人员挨家挨户完成。因为面广量大,效果并不明显,而且许多背街小巷也存在监管空白。今年以来,该局采用第三方测评的方式,委托人力资源公司对辖区67条主次干道进行了摸排,涉及各类食品生产经营单位7000余户。在治理中,引导1000余户符合条件的无证餐饮单位办理了证照,并取缔了100余家无证餐馆。到今年底,姑苏区无证餐饮单位监督覆盖率将达到100%。不仅如此,姑苏区将再为各街道配备1名食品监管专职人员,夯实基层监管网络,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区、街道、社区”三级监管网络。
据相关部门统计,苏州市从事网上订餐服务的网店上万家。当下,许多人外出就餐前,都喜欢用手机软件查找餐馆、查看餐馆特色等。去年,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率先在全市开展了网络平台订餐监管,规范了一批网上订餐平台商。近日,姑苏区餐饮数据采集与预警管理平台子系统正式上线,将建立食品安全监管“大数据”,普通人通过手机APP便能查看餐馆有无许可证情况。这个新开发的系统,将为执法人员配备专门的移动执法APP软件。执法人员在日常巡查过程中将监管数据输入到软件中,无证餐饮标记为红色,有证餐饮标记为绿色,申请整改中的餐饮标记为黄色。这些信息在后台数据库形成一张“活地图”,哪些区域无证率高则一目了然,也为执法部门提供了预警。
职业打假人投诉
一年数百起
上个月,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工作人员小高接到一个电话,说是想要投诉。交谈中小高发现,这个投诉者的食品知识专业精准,凭直觉,对方是职业打假人。果不其然,这个人投诉某超市销售的“中式糕点”,使用食品添加剂“安赛蜜”属于超范围使用。挂了电话,他开始查找资料。后经查实,该投诉人对照食品添加剂使用标准,“安赛蜜”可使用的范围里没有“中式糕点”就认为不能使用。但实际上,“安赛蜜”可使用的范围里有“烘焙食品”,而“中式糕点”被归纳在“烘焙食品”的大类中。
职业打假人是一群特殊的消费者,长期寻找在包装标识、保质期、质量标准、广告宣传、添加剂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商品,通过索赔获取经济利益。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接到疑似食品类的职业打假案例已有数百起。像小高接到的这起投诉,职业打假人虽然没有投诉“成功”,却在“倒逼”执法人员必须认真钻研法律规范,要做到比职业打假人更加专业精准。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姑苏区市场监督管理局相关部门负责人介绍,他们是由原工商、质监、食药监等部门组合而成,有食品安全监管经验的执法人员严重不足,特别是基层分局,在合并前不少从事工商相关执法工作的人员,目前都已经“兼职”从事食品安全监管工作。这些人员完全从零开始,通过培训学习和实践摸索,目前已经能够胜任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此外,该局还采取了培训、交流等多项举措,提升基层人员业务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