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活动不参与孩子的总成绩也高不了
本报记者朱梦婷王钰近日,杭州有位家长投诉,若家长接送孩子违停汽车,在孩子评“三好生”时将 受影响。虽然被投诉学校及时回应并否认,但这事儿还真是掀起了不少风波。
家长的行为孩子担,你怎么看?
每到学校上下学时候,临时的交通拥堵似乎成了大家习以为常的事。以公园路为例,市一中和机关幼儿园门对门地设在一段T字路口。傍晚时分,本身仅有两条行车道外加两条停车道的马路,挤到仅能通过一辆小汽车。再加上横冲直撞不顾信号灯的电动车,一个简单的右转,在这时候往往费时良多。可其实,在离路口仅有一站路的地方,就有一个超大的停车场。
这样的现象对苏城各学校来说都不算是个例。杭州的“家长乱停车,学生评不上‘三好生’”的投诉一出,咱苏城的家长们也是议论纷纷。“该罚!家长都不懂遵守规则,怎么能教出懂规则的孩子!”一位家长评论道。也有家长调侃:“这是株连吗?真有中国特色。”
苏州也有“株连”式教育,孩子家长都挺忐忑
类似“家长犯错,孩子连坐”的情况在苏州有没有呢?小8通过咱们小记者的家长进行了大致的了解,绝大多数家长表示没有。
不过,也有特例。吴老师在一所国际学校教书,据她介绍,学校亲子活动丰富,并要求老师定期展开亲子互动课堂。“国际学校、私立学校家长普遍对老师认可度不高,活动参与不积极。”为完成指标,她不得不通过学生向家长施压,把家长参与度与学生总评捆绑在一起,家校活动参加得少,孩子总成绩也相应扣分。
新区某实验小学的一位王姓家长告诉小8,自己是天天被“株连”。“孩子默写错了几个、班级排名多少位,老师全都选择群发短信点名批评,当家长的看着也压力很大。”王妈妈补充,这位老师还会不停向家长灌输类似“孩子的问题就是家长的问题”这样的概念。
把家长孩子栓在一条绳上,这教育方式有没有道理?
这样的“株连”式教育,无疑是把家长和孩子栓在了一条绳子上,可这教育方式到底有没有道理呢?南师大青少年心理研究学者沈锦艳认为该做法形成一种责任错位,把父母的问题转嫁到评优上,是不妥当的。“孩子的努力不能获得相应回报,容易伤害到他们对评优保持的积极心态,而受制于环境条件,导致认知上出现归因方式的错误,学习动机不足,造成恶性循环。”
沈锦艳表示这种“连坐”教育也会影响家长与孩子间关系。父母的失误被学校“强化”,学生被评优“绑架”,心中好父母的榜样形象遭到破坏,如果不能及时沟通做好交流工作,很可能加剧青少年期本容易出现的逆反心理,长此以往,破坏家庭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