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后生物学博士种地不拔草、不打药施肥,甚至把40亩湿地“晾”着,按自然法则耕种收获——
□本报记者 张瑜/文 姚建平/图
这个时节,秋收已经结束,田间裸露出黑色土地。在万丰村一处农田里,枯黄的秸秆一小垛、一小垛整齐地码在地头,小心地翻开草垛,里面非常热闹,一只只蜘蛛、瓢虫正在忙碌……这块田地的承包者——来自上海的海洋生物学博士张扬介绍,堆这些草垛正是为了让田里的昆虫越冬。“明年夏种前,这200亩稻田不再耕作,休养生息。”张扬说,秋收后只是撒了一些草籽,明年春天,小草和地里的秸秆将一起翻到土里去。
两年轮作营造生态圈
2014年,张扬来到万丰村,在他雇佣的本地老农眼里,这个“城里来的”博士绝对是个门外汉。田头的草长得老高不拔,不按时打药防虫害,该施肥的时候不施肥……“有位老阿姨,觉得在我的农场里没活干,好心给我打除草剂。”张扬笑着告诉记者,自己制止她时阿姨还不理解,说自己一辈子都这么种地,没有错。
张博士告诉记者,不施化肥不打药的“懒人”种地法,其实包含着“自然法则”。打农药治标不治本,不仅灭了外来害虫,田里的益虫也不能存活,稻田里的“食物链”毁断了,虫害再次来袭,必然需要再打药。“不打农药,田头的草也不拔,就是要为蜘蛛、瓢虫这些灭虫害高手营造一个栖息地。”张扬说,益虫回归,稻田生态圈形成,虫害就在一个可控的范围内。
在张扬的农场里,除了化肥、杀虫剂,除草剂也是杜绝的。张扬表示,很多人怀疑,种地不用除草剂,难道人工拔吗?“农耕时代,没有除草剂,粮食一样可以丰收,中国古人早就掌握了这种方法。”张扬解释说,每一种生物都有自己的独特性和生长规律,水田和旱田的草不一样,生长时间也不一样,适时轮作,就可以抑制杂草生长。2014年开辟农场时,张扬就有计划实施土地轮作,4月把旱地改水田,本该在此时发芽的旱地杂草被抑制,6月又改种黄豆,水田杂草因为没有充沛的水环境也无法生长。“经过两年的轮作养地,稻田杂草已经被抑制到一个较低水平,不影响作物生长。”张扬说,今年秋收,他不施化肥不打药的稻田亩产800多斤,且颗粒饱满、秕谷少,出米率高,这着实令不少按“老法”种地的农民刮目相看。“这种生态耕作方式的确见效慢,很多人没信心。”张扬说,但如今土壤“养成”,田间的“生态圈”建起,未来土地会以自己的方式回馈给人。
致力于打造“生态社区”
从事高校科研项目,拥有自己的科技公司,“农夫”虽然只是副业,但张扬更愿意花时间在农村。“我曾在一家医药企业从事一个癌症方面的科研项目。”谈起回到农村的初衷,他告诉记者,在搜集癌症患者血样研究中,越来越发现环境对于人类的影响。“而我希望可以从源头做起,把百姓每天入口的东西做好。”张扬说。虽然从事农业一切要从零开始,但有着深厚的理论保障及实践能力,两年时间张扬摸索出了自己的农事法则。不急功近利,不使用农药化肥,追求有机种植,尽量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共处,“不走寻常路”的张扬甚至“闲置”40亩湿地,任由荷花、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自由生长。“太仓是候鸟南北迁徙必经之地,留住这块湿地就是给候鸟留一个栖息、觅食的地方,不作任何它用。”张扬说。萧瑟的初冬,这片湿地上空荡漾着雏鸟的鸣叫声。
未来,张扬希望打造一个“生态社区”样本,向用惯了农药、化肥的现代农民展示大自然自己的“平衡力量”,并无偿奉献自己的种植经验,让农村得以还原本来的乡土味道。同时,欢迎城市居民来体验、品尝有机产品,了解有机种植,让生态、环保的理念深入更多人的心。
“其实,这种看似‘复古’的耕作理念,与现代农业并不相悖。”张扬介绍说,农场也需要运用工厂化育秧、机械化插秧、收割,顺应时代的生态种植方式才能得以生存,并具有可复制性。据张扬介绍,未来,完成有机认证的农场大米,将进入麦德龙等大型超市售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