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塘桥镇水利站二楼的圩区信息化中心,墙上有一个大屏幕,随着水利站技术人员在电脑上进行操作,画面间进行切换,浏泾塘排涝站的闸门缓缓提起、落下。老站长朱永芳说:“现在,我们在监控中心就可以对闸站进行远程监管,并随时进行运行控制。”
朱永芳1973年就在塘桥水利站工作,一直干到2015年退休,是一名“老水利”了。“我现在虽然退休了,但只要有空闲,总要到镇水利站走一走、到堤圩看一看,感受一下水利变化。”
塘桥镇有农村、城镇两个大联圩,共有圩堤12公里;共布置排涝站17座,总排涝流量每秒30.5立方米,总排涝面积近2.2万亩。“30年前,圩区管理工作量大,工作效率不高,工作人员到全镇17座排涝站进行防汛和圩区检查全靠步行,全部巡查一遍要走五六十公里,起早贪黑也要花费1天多时间;汛期中,防汛排涝人员在遭遇台风暴雨、强对流天气、持续性强降雨等突发性恶劣天气时都要赶往每个排涝站开机排涝,期间存在时间差,可能引起内涝风险,而且在恶劣天气下人员出行本身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风险。”朱永芳介绍说,后来条件好一点了就骑自行车巡查,再后来就是开汽车巡查,但是也要花大半天时间,而这套系统实现了闸站可视化、工情可监测、汛情可分析、险情可直播、人员可考勤、管理可考核。
随着水利站技术人员操纵,在地理信息系统平台上显示出各排涝站、河道等,各排涝站位置、水位计、雨量计设置位置等都在这一大屏幕上清晰地展示出来。朱永芳告诉记者,以前他们将全镇圩区排涝站巡查一遍,需要一天多的时间,现在点击一下,可以直观地获取上下游水位、雨量等相关信息。
塘桥水利站将各排涝站出水口、泵房、进水口、闸门等关键位置都安装上高清摄像头,外河视频主要用来观察外河的水位、河道以及水工情况,内河视频主要用来观察内河的水位、河道及水工情况,泵站视频和音频主要用来观察泵站内的环境及泵机现场运行情况。
“水位、雨量监测是在塘桥水利站各圩区适合位置建设雨量采集点,在各排涝泵站的上下游建设自动水位采集点,用以实时监控排涝站上下游水位及雨量情况,并将17个排涝站实时水位水情信息汇总在一起,我们可以实时了解当前每个排涝站的水雨情信息,并且可以生成趋势图,方便我们做出合理的决策安排。”朱永芳介绍说,如大城浦排涝站,查看它当前的水位信息,发现它从夜里4点呈现出一个抬高的过程,如果超过控制水位就要采取相应的措施。
“我们的管理信息化系统是全省唯一一个以乡镇水利站为主体申报的江苏省水利厅科技项目,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该系统的运用改变了原来每个闸站都要派人24小时值班的传统监管模式,不仅大大提高了圩区管理的工作效率,同时也提高了防汛排涝、科学调度的能力。”朱永芳自豪地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