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周斌芳 的 盆 景园,满眼红色的小果,在冬日阳光的映衬下,鲜艳夺目,甚是漂亮,他告诉记者,这就是他独创的鸿运果,20年的坚持终于迎来了收获,每年几万盆的市场交易量,江苏省盆景展金奖、中国花博会一等奖、苏派盆景双年展金奖……纷至沓来。他兴奋地说:“独创鸿运果是我人生最大的幸运,虽然付出了二十年的青春,但一切都是值得的。”
近日,周斌芳正忙着为北京个人盆景展览做准备,他希望新的一年有更多的人能欣赏到他的作品,将“鸿运”带到全国甚至全世界。他说:“鸿运果的深绿叶子如同皮革一样坚韧,红艳艳的酱果在一年中最寒冷缺花的时节开放,这些对人们来说都象征着幸福的来临,代表着希冀和爱,我也希望把好运传递到每个人。”
独创
执着追求属于自己的“原创作品”
出生于花木之乡光福镇的周斌芳从小就对花花草草感兴趣,1980年,高中一毕业,他就在生产队的盆景园里做学徒,一年后跟着父亲前往无锡做花工,近两亩的花房花园全由他一人打理,这一干就是十年。
但居安思危的他并不满足于就这样干下去,他总想干点不一样的,他说:“如果做和别人一样的东西,那技术再好,两三年肯定就会被赶上,只有做别人没办法做的,未来市场又好的,才有生命力。”
于是说干就干,每个周末泡图书馆,翻阅资料,为了弄清一个知识点,他甚至赶往杭州、无锡、北京等地的图书馆。一边学理论一边学经验,前往各地观看盆景展,起早贪黑在泥土中试验,潜心研究各类花卉树种的生长习性。知识储备丰富后,他最终决定全身心培育欧美人特别喜欢的一种冬青属植物,别名无刺枸骨的新品种,他取“鸿运果”之名。究其原因,他告诉记者,冬青属植物在日耳曼人、盎格鲁撒克逊人和凯尔特人那里被圣化了,象征着幸福来临和智慧。在英美国家,每逢圣诞节必用冬青装饰居室或者馈赠友人,而鸿运果又是冬青属种极佳的品种,其红色的酱果特别受欢迎,每年十月至次年的五月都会盛开,讨防灾祛祸、安全无虞之口彩。
虽然这二十年的独创之路异常艰辛,但内心的信念让他坚持了下来,最终也迎来了丰收,他笑着说:“我把鸿运果这个品种做成一个产业,一个是商品化的盆栽,另一种是艺术化的盆景,更值得我骄傲的是做了近二十年的鸿运果造型树,都按照盆景原理制作。不光是美化环境,更具收藏价值,且已批量出售,在全国是独一无二的!一个人有几个二十年?我相信近年内这个品种树型没人能赶超我。”据悉,如今鸿运果在北京、广州、深圳等地深受欢迎,每逢春节,家家户户买上几盆,增添不少年味。
传承
苏派盆景发展探索路上的反思转型
在历史长河中,文化之都苏州发展出了各种特有的工艺技术,有苏工、苏作、苏绣等,而作为工艺文化之乡吴中光福,更是众多技术的发源或传承之地,苏派盆景也是其
中之一,光福也被称为花果之乡、苗木之乡、
园艺之乡。
从事盆景艺术30多年的周斌芳一直走在苏派盆景的探索之路上,在他看来,传统的东西不仅是传承,更要扬弃、创新。他说:“我们完全应该站在古人肩膀上,看得更远,做得更好。”所以他坚持认为好的工艺要“引进来,走出去”。
为了引进新的技艺,上世纪八十年代末,他驻扎北京半个月,就为了欣赏在国内第一次举办的国际盆景大展,每天从早到晚盯着一盆盆来自世界各地的盆景作品。他一遍遍拜访苏州、上海、扬州、广州等各门派的盆景代表人物,托人从中国台湾、日本、欧洲购买盆景园艺书籍,又从大自然和国画、油画中汲取营养,从音乐中感悟盆景应有的韵律,在他的手上,名声在外的“苏州劈梅”桩有着全新的表现形式,更加符合现代人的审美。
对于走出去,他根据全国各地的区域性、文化层次、经济状况、喜好者的年龄段,制作了各种品种、规格、价格、档次不同的盆景,让苏派盆景真正走向全国,直至全世界。
普惠
梅花盆景义务展出造福家乡
每年香雪海的梅花节上,当满园、满山的梅花尚未绽放时,周斌芳置于园内的梅花盆景让游客们一饱眼福,为梅花节免费提供梅花盆景展,他已坚持了七八年,每年有20多万游客欣赏到他的梅桩盆景之美,同时义展中售出的盆景收入全部捐给光福“清奇古怪”基金,为保护、拯救四株近两千年的汉柏尽力。
除了梅花节,哪里有盆景布置需求,他都主动帮忙,去年,他精选了32盆鸿运果盆景,布置中东欧领导人会晤的太湖论坛会议中心,他自豪地说:“当时李克强总理面前就摆着两盆我的鸿运果,能让那么多国内外领导人欣赏我的作品,我感觉非常荣幸。”
此外,在取得成功后,周斌芳不忘家乡的父老乡亲,他说:“光福的农民祖祖辈辈种苗木,个个都是种植能手,但如今市场行情不好把控,土地资源又紧张,不少人在种植苗木上遇到了困境,我能帮就帮。”深知“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的他,主动和本村的苗木种植户结成技术帮扶对子,积极帮助他们解决苗木种植中的技术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