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仲
融入创意、注重制造亮点,是一种与时俱进,证明商家已经谙熟了营销的窍门,但凡事都有一个度。
最近,苏城大街小巷一下子开了N多吃串串的饮食店,其中叫“厕所串串”的更是惹眼。且不说,这家串串到底口味如何,单凭“厕所”这两个字,走过路过的人不禁会扭头看一看,甚至可能还会忍俊不禁并心里嘀咕:这是什么店招?不过,看一遍就会留下深刻的印象,这恰恰是那些出位店招想要达到的效果。
当然,苏城的“厕所串串”,与其说是主观上想通过语不惊人死不休来吸人眼球,倒不如说其实是要傍成都知名的“厕所串串香”的名气。虽然只是照抄,不过,无论如何,把厕所公然用在店招上,大庭广众之下还是有碍观瞻。比起这个,前一阵上海一家炸鸡店更为过分。把店名取成“叫了个鸡”不说,湿纸巾设计成了类似避孕套的包装。虽然,做的是正经买卖,但是如此恶俗博眼球的营销方式还是及时被责令整改。被人非议,被有关部门勒令整改,这就表明了社会对恶俗的零容忍态度。
在注重吆喝的年代,融入创意、注重制造亮点,是一种与时俱进,证明商家已经谙熟了营销的窍门,但凡事都有一个度。显然,这个度里,既有法律的底线,还有道德的约束。对于餐饮企业而言,真正受欢迎的还是它的食材和口味。缺乏实质内容的吆喝,即便一时博了眼球,终究还是要现出原形。再说,奇葩甚至恶俗的店招确实吸了睛,但这些出位也让自己容易成为众矢之的。这种得不偿失真是应了那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何苦!希望这些店家的起伏能给更多人警示:创意可以,恶俗可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