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鲁青
前不久,相关部门和机构出台我国首个民用口罩国家标准。规定和标准再严,也需要严格实施,不然,去除市场乱象只是一句空话。
冬季来临,雾霾天又多了起来,防雾霾口罩成为很多人出行的标配。可是据媒体和实验机构检测,有五成的防雾霾口罩防雾霾效果一般。
长期以来,在防雾霾口罩市场中,存在着种种乱象,防雾霾效果过于低,并且防雾霾口罩原料过差,面料甲醛含量、pH值过高,容易引起皮肤过敏或诱发感染。这次实验,再次验证了这样的结果。
乱象如此,不是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和机构的充分重视。前不久,相关部门和机构出台我国首个民用口罩国家标准——《日常防护型口罩技术规范》,对于防霾口罩专门进行了档次划分,并且对不同档次防雾霾口罩原材料所含甲醛、微生物标准也进行了规定,目的就是保证防雾霾口罩的质量,让人们戴起来更安全。可是规定和标准再严,也需要严格实施,若不然,去除市场乱象只是一句空话。
在实施我国首个民用口罩标准的过程中,毫无疑问,企业和商户应该承担起主要责任。可是目前,出于利益最大化和暴利的考量,某些企业和商家还不能做到自律,骨子里没有流淌道德的血液,还在生产和销售不合格产品。对此该怎么办?这就需要我们用脚投票,来倒逼企业和商家合法经营。
另外,为了切实保证中国首个民用口罩标准实施效果,相关部门也要担起责。相关部门对企业和商户加强监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并配套相关惩处制度。还不妨定期向社会发布符合防雾霾口罩标准的生产企业的名单,树立“正向激励”,促使其越做越大。以多种措施,促使防雾霾口罩市场不再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