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1至11月,全市法院共受理民间借贷一审案13059件,同 比增长15%——
恋人间借款也要留证据
□苏报记者 张帅
昨天,苏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召开新闻发布会,通报了2016年以来苏州法院民间借贷案件审理情况及典型案例。近年来,我市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一直在“高位运行”,年增幅达到5%以上。今年1至11月,全市法院已受理民间借贷一审案件13059件,较去年同期上升15%,占全市法院民事案件收案总数的10.9%。法院提醒市民,借贷过程中要把握住一些易发的风险点,万一出现风险,要防止超过诉讼时效,及时通过法律途径进行维权。
被告抗辩缺乏依据仍需归还借款
新闻发布会上,苏州中院发布了9个典型案例,类型包括借款交付、借贷合意、举证责任分配、夫妻债务认定等。苏州中院民四庭沈莉菁法官介绍了一起原告依据转账凭证主张借贷、被告抗辩缺乏依据仍需还款案,以此向公众传达和说明借贷过程中易发的风险点。
2013年8月20日,刘某通过农业银行转账给张某15万元。由于两人是朋友,刘某没有让张某写借条。后来,他要求张某归还借款15万元,遭到拒绝。张某的理由是,双方不存在借贷关系,15万元是刘某归还货款。刘某于是提起诉讼。
法院经审理认为,张某抗辩转账是刘某偿还双方之前借款或其他债务,应提供证据证明。在案件审理期间,张某没有提交证据证明刘某曾借款或曾委托采购物品。最终,法院判决张某归还刘某借款本金15万元。
“谁主张谁举证。举证不能,就要承担败诉的风险。”沈莉菁表示:“诉辩双方对自己的主张均负有一定的举证责任。”本案中,被告张某抗辩称刘某曾委托其采购物品,并且曾向刘某出借小额款项,涉案15万元系刘某归还其之前的借款,却未能提供任何证据予以证实,抗辩明显不合理。
借贷过程中要注意易发的风险点
即使是恋人或是夫妻,也有必要保存证据。新闻发布会剖析了一起男女朋友借贷案,足以让人警醒。
张某与李某原系男女朋友关系,恋爱期间,张某于2014年8月23日、2014年9月3日分别通过支付宝向李某的账号转账5万元,其中第一笔5万元转账记录中附言“包养你”字样。后张某起诉李某要求返还先前出借的10万元借款,但未能提供借条等凭据。
面对起诉,李某抗辩,这10万元并非借款,而是原告张某因恋爱期间多次出轨、为挽回双方关系而自愿对自己作出的补偿,并提供了张某与其他已婚女性的暧昧微信聊天记录、父母的未购房证明、张某向自己道歉的微信聊天记录等证据印证。
法院经审理认为,是否存在借贷关系,应以转账时意思为准。张某在庭审中承认他在恋爱期间与别的异性存在暧昧关系,结合被告李某提供的证据,两笔汇款期间双方一直处于情感争执中,女方向男方接连借款的可能性较低。最终,法院驳回了张某的诉讼请求。
法院建议,在实际生活中,借款时双方应尽量出具书面的借条、欠条、还款协议等债权凭证,否则不仅增加法院审理的司法成本,同时也增加了当事双方的诉讼负担和风险。
法院提醒,借贷过程中有这些易发的风险点:第一,留足凭证。出借款项时尽量要求借款人出具书面借据凭证,款项交付优先选择银行转账;第二,及时主张。借款到期后应及时向债务人催讨还款,以防超过诉讼时效;第三,谨慎签字。切莫碍于朋友情面,随意在借条上签字;第四,诚信还款。借款人借款后应及时按约还本付息,维护个人信誉。
延伸阅读
起诉金额最高的民间借贷案
本金3.1亿利息1.7亿
近年来,受经济大环境影响,苏州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案件数量一直在“高位运行”,年均收案量均保持在10000件以上。苏州中院民四庭沈莉菁法官介绍,当前民间借贷案件呈现出新的特点,表现为“四个转变”:
一是从借贷目的而言,由传统的熟人、亲友间生活消费型借贷向以赚取息差或经营、投资目的为主的新型盈利性借贷转变。传统的民间借贷主要发生于亲友、熟人之间,借款用途也多用于购房、装修、嫁娶等短期生活消费;但近年来,受银行融资趋紧、市场主体资金周转困难等因素影响,因创业投融资或企业生产经营周转所需借贷的情况日益多发,而放贷群体也已突破传统范围,专门“吃息差”的群体不断增多,借贷也从传统的互帮互助行为演化成新型投融资行业。
二是从借贷金额而言,由传统的千元、万元级的小额借贷向百万元、千万元级的大额借贷转变。近年来,法院受理的民间借贷一审案件涉案标的额不断增大。据不完全统计,案均标的额从2010年的12.2万元,上升至2015年的57.3万元。今年以来,我市法院受理的一审案件中,起诉金额最高达到3.1亿元本金及1.7亿元利息。
三是从担保设定而言,由传统的无担保借贷向多人联保、抵押担保并存的借贷形式转变。以往民间借贷的借贷双方彼此熟悉,借期短、金额低,出借人对借款人的人品及还款能力也都较有信心,故通常不会要求借款人另行提供担保。而当下借贷双方之间往往并不具有较高的信任度,加之借期长、金额高,出借人为保证资金安全,通常会要求借款人提供房产抵押或多人联保。此外,由于不少中小企业主有着较高的用款需求,在相互熟悉的企业主群体中,彼此之间为对方的借款提供互保的情形越来越多,由互保资金链断裂所引发的系列诉讼也不鲜见。
四是从基础关系而言,由传统的单一型向复合型转变。一方面,当下不少民间借贷纠纷背后往往隐藏着买卖纠纷、承揽纠纷、不当得利纠纷、劳资纠纷等深层次矛盾,甚至与非法集资诈骗等刑事案件交织。另一方面,也有别有用心的人将民间借贷视为非法牟利的一条捷径。有的试图把赌债、毒债等非法债务以民间借贷方式“洗白”;有的采取预扣利息、将高额利息计入本金等方式隐藏高息;还有的债权人与债务人虚构债务或隐瞒事实,侵害第三方的合法权益。 (张 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