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生态农产品是市场供应的热门也是缺门。这与农业供给侧结构 性改革要追求的方向相一致,而生态种植养殖顺应的正是这个潮流。
海归的博士、硕士等等高学历人群加盟苏州农业,近年来早已不是新闻,说明苏州农业的前景被看好,“比较优势”业已形成。
不过,生物学博士张扬自成一套的种田法,对于苏州农业的努力方向,应当有借鉴与启发作用:到底该如何种田,提供怎样的产品?
精耕细作,舍得投入人工、肥药等等,是苏州农业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在世界上也是有名的。生物学博士张扬的种田法另辟蹊径。据昨日《苏州日报》报道,2014年底,在上海从事高校科研项目、拥有自己科技公司的张扬来到太仓万丰村,承包了300亩农田以及湿地、林地、复垦地,开始了农田生态圈试验。耕种过程中不拔草、不打药、不施肥,当地人觉得不靠谱。但经过两年的试验,张扬的生态农场种出的水稻却是颗粒饱满、秕谷少、出米率高,每500克稻谷售价达到了4.7元,是村里普通水稻的近3倍。据说这还仅仅是第一步。
张扬的种田法,归结起来就是利用“自然法则”,其招数有三:一是利用湿地、林地建立农田生态圈,二是不打农药不施肥照样消除病虫害,蜘蛛、瓢虫、鸡、鸭就是灭虫害高手;三是向村民展示大自然自己的“平衡力量”,未来想打造“生态社区”样本,让有机产品大步走上市民餐桌。
这种思路行不行?路能不能走得通?
无独有偶。推崇类似生态种植理念的,还有高新区东渚镇的长巷村。村里种田主打生态牌,优质的稻种、太湖水源地的活水、无公害的农耕管理,种出堪比日本大米的优质大米,加上全新的互联网营销,今年全村12万斤大米,从开镰起,不到40天就全卖光了;不光是卖得快,今年的米价,还从去年的三五元一斤,跳涨到八元一斤。即便如此,这里今秋的新米,还是被苏城乃至北上广的“淘米妈妈”们一抢而空。
绿色、生态农产品是市场供应的热门也是缺门,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做的就是,提高农业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使农产品供给数量充足、品种和质量契合消费者需要,真正形成结构合理、保障有力的农产品有效供给。而生态种植养殖顺应的正是这个潮流。因此,太仓这位生物学博士张扬的种田法,值得学习与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