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初的人民币汇率急贬,到岁末的“在岸人民币汇率破7”的乌龙传闻搅动市场神经,人民币汇率在2016年的走势可谓跌宕起伏,汇率也成为2016年人们最关心的财经话题之一。
继2014年和2015年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连续第三年出现年度贬值,2016年全年人民币中间价贬值近6.83%。
今年的最后一个交易日,中国外汇交易中心的数据显示,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12月30日报6.9370,较前一交易日升值127个基点。2016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挫4434个基点。
在汇率贬值的同时,央行手中的外汇储备也在继续缩水。
截至2016年11月,中国的外汇储备有3.05万亿美元,仍然是全球拥有最庞大外汇储备的国家。但今年以来,中国的外汇储备降低了2788亿美元。
除了贬值幅度的扩大,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也在2016年进一步市场化,确立的“收盘汇率+一篮子货币汇率变化的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形成机制”,使得人民币汇率相对以前来说更加透明,更加容易预测,一定程度上打消了市场的疑虑和恐慌。
2016年全年,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下挫4434个基点。
一年三次贬值:从第一个交易日就开始
在2015年正式启动“8·11新汇改”后,整个2016年,人民币出现了三轮较为明显的贬值,并贯穿全年: 2016年1月、2016年5-8月、2016年国庆后至今。
2016年的第一个交易日,外汇市场就掀起一场保卫战:1月4日人民币离岸汇率大幅下跌600个基点,拖累在岸汇率从6.49跌至6.52,加上当时国内股市接连下挫,央行不得不祭出了收紧离岸人民币流动性的大招力挽狂澜。
第二次大幅波动则是受到了英国意外脱欧这一金融市场黑天鹅事件的拖累:6月24日英国意外脱欧,英镑暴跌导致美元被动升值,人民币的贬值压力再度来袭。
而仍在进行的这轮人民币贬值,始于国庆长假后,而背后的最主要推手就是一路不断走高的美元。整个第四季度,市场几乎都笼罩在人民币贬值的阴影之中。
10月10日国庆节后的首个工作日,人民币中间价跌破6.70关口,开始了本轮人民币贬值的大幕;11月11日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跌至6.8115,从6.70到跌破6.80关口,只用了24个交易日,11月24日正式跌破6.90。
三轮贬值的同时,外汇储备缩水了接近2800亿美元,面对一年多来市场对“外储够不够用”的疑问,监管部门多次站出来稳定军心,强调中国的外汇储备十分充足。
今年贬值的新特点
以中间价计算,2016年全年,在对世界主要货币的表现中,人民币对日元的贬值幅度最大,达到了10.61%,人民币对欧元则贬值了2.98%,而受累于英国脱欧的冲击,人民币对英镑一年升值了11.51%。
在央行明确鼓励市场主体不应只盯住美元,而应更多地参考一篮子货币的基调下观察,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表现的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从去年12月31日的100.94,回落至最新的95.09,下降了5.85。
海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宏观债券首席分析师姜超总结的2016年人民币走势的新特点是:美元指数走强时,人民币跟着其他货币对美元贬值,人民币指数保持稳定;美元指数走弱时,人民币跟着美元对其他货币贬值,对美元汇率却相对稳定。所以无论是收盘价还是一篮子货币汇率,人民币仅仅是“参考”而已,央行似乎意在释放贬值压力,让汇率更接近均衡水平。
市场对贬值的敏感度明显下降
从1月初的股汇双杀到现在,资本市场对人民币汇率贬值的敏感度明显下降。
令市场记忆犹新的是,2015年8月和2016年1月的前两次贬值,都伴随着A股市场的闪崩,而第三波贬值时,债市则出现上涨。
而国庆长假过后,受地产政策调控的影响,股市一度整体呈现上涨,而债市则是直到最近的萝卜章事件才出现下跌,只有资金利率在这一轮人民币贬值过程中受到较大冲击。
招商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谢亚轩认为,从811以来货币政策实践看,央行对人民币汇率波动期间的流动性管理比较到位,只要人民币贬值不引起流动性危机,那么人民币资产价格剧烈波动的可能性就不高。
市场认为,这与央行加强了跨境资本流量的监管,并加大了非法资本流出的打击力度有关。不过,央行和外汇局的重点放在加强对于非法资金流出渠道的监管,以及规范各类机构在外汇市场的行为。例如,加强监管银行对外汇业务真实性的审核,重点监测境外多次刷卡交易,加大核查干扰汇市的违法违规行为,规范贸易和投资中的外汇收支管理,加强非法销售境外保险产品的监管等。
此外,今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和国家外汇管理局多次针对个人购汇额度、正常合理用汇的政策没有变等进行公开澄清,12月28日,在市场上流出“人民币破7”消息后,央行更是在深夜紧急辟谣称这是个乌龙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