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亿投向22个“治水”项目
苏报讯(记者 顾玲)日前,市政府办公室发布了《苏州市水利水务“十三五”发展规划》,提出“十三五”时期全市规划总投资596.6亿元用于水利水务建设,规划工程建设项目22个,明确了防洪保安、供水保障、污水处理、水资源保护、生态修复、水系连通、水文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治理能力提升、法治水利建设十大任务。
《规划》提出了全市水利水务目标:到“十三五”末,长江太湖防洪控制线和县级以上城市防洪标准全部达到100年一遇标准,城市内部不发生大面积长时间内涝;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达标率和城乡居民供水保证率全部达到100%;基本建成通江达湖的水系格局,水资源配置能力显著提高,沿江口门引排能力不低于2000立方米/秒;水环境质量明显改善,城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不低于80%,黑臭河道全部消除;水生态环境状况有所好转,水生态系统功能基本恢复;水文化发展框架基本形成,水文化载体建设亮点凸现等。
根据《规划》,“十三五”时期,我市要进一步加强水资源保护,全面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进一步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基本建成水资源承载能力监测和评价体系。全市年用水总量控制在63.26亿立方米以内,万元GDP用水量降到60立方米以下,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到13.5立方米以下。全市节水灌溉工程控制面积占有效灌溉面积的比例达到65%;建立健全农业水价机制,普遍实行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和定额管理,农田灌溉水利用系数达到0.68;70%以上县级市、区建成节水型社会示范区;公共供水管网漏损率控制在10%以内,其中,苏州市区控制在8%以内。
《规划》明确,我市将以阳澄湖生态优化提升工程为重点,疏浚整治阳澄湖周边河道169条、195公里;实施黄埭和浒关片区水系整治,减少污染下泄;增强阳澄中—西湖水量交换,拓宽整治后周家浜河道;新建阳澄中—东湖抛石挑流丁坝,实现阳澄湖生态优化提升等。
建立黑臭水体档案,完善城乡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体系,向社会公布黑臭水体名称、责任人及达标期限。采取截污、清淤、活水、保洁、生态修复等措施,制定专项整治方案,系统治理黑臭水体。到2018年,各城市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到2020年,各镇建成区基本消除黑臭水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