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产经营者也应着力排查风险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16日发布2016年食品安全抽检数据。结果显示,当前我国食品安全形势总体平稳,总体抽检合格率与2015年持平,比2014年提高2.1个百分点。 (据新华社电)
热点问题检测情况良好
一些社会关注度较高的品种和指标,如乳制品和婴幼儿配方食品中的三聚氰胺、小麦粉中的黄曲霉毒素B1、蛋制品中的苏丹红等,三年抽检样品均全部合格;花生油中的黄曲霉毒素B1、水果干制品中的菌落总数、餐饮自制发酵面制品中的甜蜜素等抽检合格率逐年提高。
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等问题还有
记者了解到,抽检中发现,食品添加剂、微生物污染、质量指标不符合标准、化学性风险等问题仍存。
导致这些问题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源头污染,包括土壤、水源等环境污染导致重金属和有机物在动植物体内蓄积,农药兽药违规使用导致农药兽药残留等超标;二是生产经营过程管理不当,比如生产、运输、贮存等环节的环境或卫生条件控制不到位等;三是基层监管人员能力水平与监管任务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适应。
管好食品安全今年有哪些重点
食药监总局局长毕井泉近日指出,目前食品药品监管工作还存在一些“短板”,如标准缺失、滞后、与国际不接轨,监管不作为、不会为,许可证一发了之等。
专家指出,随着食品安全抽检工作体系不断完善,计划制定、抽样检验、信息公布、核查处置与统计分析的工作闭环业已形成,食品安全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将成为下一步食品安全工作的一大重点。
对于监管部门,要落实网格化管理责任,对辖区内食品药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基本情况、风险程度等,要心中有数,把源头严防、过程严管、风险严控的“严”要求,落实到全过程中。
生产经营者也应着力排查风险。毕井泉指出,生产企业要把好原料采购关、生产过程关、出厂检验关,明确风险点源,完善预防和控制措施,责任落实到人。仓储、物流、销售企业要查找薄弱环节,确保需要冷藏的食品药品在装车、运输、卸货、存储、销售各环节做到无缝衔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