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来自虎丘街道山塘社区的数对老年夫妻深情相拥,回忆甜蜜往昔。 □记者 徐志强 摄
□苏报记者 胡毓菁苏报通讯员陈巧新
发黄的照片、泛旧的衣裤、老式的戒指手表……昨天,在姑苏区虎丘街道山塘社区举办的“当你老了……我们的爱情故事”活动中,来自辖区的8对老夫妻向大家晒出了各自“压箱底”的爱情信物。在玫瑰花、巧克力“装点”出的甜蜜氛围中,大家回忆夫妻结伴相守的爱情故事,讲述牵手数十年的幸福生活。
爱情信物:自己缝制的一件中山装
唐纪铭、张曼莉夫妇:婚礼只用了5.2元
唐纪铭、张曼莉夫妇是一对性格互补的老人,今年一个79岁一个78岁。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当过老师的张曼莉是位华侨,个性外向,而当过兵、曾经从事技术工作的老唐则沉稳内敛。说起两人的爱情之路,张曼莉说:“那真是很有故事。”
张曼莉出生在马来西亚,15岁时只身回到祖国。因为祖上姓苏,她对苏州有着莫名的好感,在广州呆了几年后,张曼莉就选择来到苏州学习、生活。在市五中的校园里,张曼莉邂逅了帮她打水的唐纪铭。高中时,二人又成了同班同学。后来,张曼莉考取了北京农业大学,而唐纪铭参军去了部队。
大学毕业后,张曼莉被分配到中国农业科学院工作,而唐纪铭仍在部队。1968年,唐纪铭和张曼莉在北京结了婚。张曼莉说,当时的新房借用的是农科院的花房,新床是几张长凳拼在一起,上面再铺了木板。他们的婚礼总共只花了5.2元。其中,两张结婚证花了0.2元,买了一个新脸盆花了3元,还花了2元买了喜糖。
1971年,唐纪铭从部队转业回苏州,张曼莉也在这一年调回苏州当老师。回苏州后不久,心灵手巧的张曼莉特意去买了布料,自己动手剪裁、缝纫,为唐纪铭做了一件咖啡色的中山装。“每次穿上这件衣服,我都会不由自主地想起以往的生活,心中多了一份幸福感。”唐纪铭说。
爱情信物:一张“偷拍”的定情照
左才余、成玲娣夫妇:六十载没红过一次脸
左才余、成玲娣夫妇今年分别是83岁和82岁。从1956年结婚至今,让他们最自豪的就是两个人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却从来没红过一次脸。
1954年春天,左才余、成玲娣参加了青年志愿义务服务队,晚上要坐着小船在山塘河及其周边支河值勤巡逻。在义务服务工作中,他们互相有了好感。左才余的勤劳刻苦、体贴助人,牢牢地拴住了成玲娣的心。
自由恋爱大半年后,左才余和成玲娣到阊门附近的一家照相馆,请摄影师拍了一张合影。1956年,左才余、成玲娣领证结婚了。他们没有办婚礼,也没发喜糖,只是花了50元各自做了两身新衣服,添了一床新被子,开始了简单而又幸福的家庭生活。
成玲娣说,成家后,他们相互尊重、相互扶持,从未吵闹过。左才余曾花5元钱买过一对小的金耳环送给她。当年生活困难时,她无奈卖了金耳环去换粮食。让成玲娣感动的是,在她60岁生日时,左才余花500多元又为她买了一对金耳环。“直到现在,我都相信这么一句话:自己的幸福要靠自己去寻找。”成玲娣说。
爱情信物:一张发黄的结婚证
刘盛钧、郭韵秋夫妇:相亲得到一份好姻缘
住在山塘街席场弄的刘盛钧、郭韵秋夫妇的爱情信物是一张有着50多年历史的发黄的结婚证。“这张结婚证是1960年8月15日由苏州市金阊人民公社石路分社颁发的,编号是金阊字第0269号。”对于结婚证上的时间、编号,两人都像记各自的生日一样牢牢记着。
至今,刘盛钧和郭韵秋还记得,他们的第一次见面地点是在大公园的茶室里。当时,双方父母特意请了介绍人、亲戚、朋友等到现场当“亲友团”,介绍他们彼此认识后,“亲友团”就借故离开了。留下的两个年轻人很羞涩,你问一句我答一句地说着话。“后来,我才知道刘盛钧在第一次见面时问我的一些话,都是事先向有经验的同事请教后‘鹦鹉学舌’来的。”郭韵秋说,这一个场景让她印象深刻,至今仍成为他们幸福生活中的一个甜蜜“笑点”。
嫁到刘家后,郭韵秋成为一个贤惠媳妇。她不仅操持家务,更善于理财当家。这些年,家里先后翻造了6次新房,生活越过越舒坦。“我这辈子遇到了一个好妻子,这是我的福气。”刘盛钧经常在亲朋好友、左邻右舍面前这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