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二月二,龙抬头,常熟人立即想到了剃头、吃撑腰糕。其实有一种食物也和这个传统节日有关,那就是春卷。民俗专家胡燮敏表示,常熟人二月二都要剃头,还要吃撑腰糕,但不讲究一定要吃春卷的,一般都认为立春吃春卷,不过也有人家二月二会吃,因为这个时节正好是吃春卷的日子。从廿四夜左右开始,一直到天气开始变暖前,不少人家都会做一些春卷吃,迎接春天。2月24日,本报记者 前往常熟乡间,寻找做春卷的高手,感受唇齿间属于春天的味道。
文/本报记者 冯碧珩摄/本报记者 李献
去梅李珍门集镇寻找做春卷的人家方便极了,随便找一两位本地人,问上几句就能随着大家的指点,找到沈市村的村民潘彩芬。她是珍门集镇上唯一一家还用老方子自己摊春卷皮做春卷的人家。当地人办酒席,不少人家不买店里销售的机器制作的春卷皮,而是会找她做上一叠叠“老法头”春卷皮子,再回家卷出自己喜欢的滋味。
面浆制法有讲究
上午9点多,70岁的潘彩芬正在家中准备制作春卷皮子,这些是自家今天做春卷的材料,下午她还要为当地办喜宴的人家制作春卷皮子。只见她用大碗舀出面粉,然后根据经验开始往面粉里加水,随后拿出了搅拌器,边拌和着面粉,边观察着面浆的性状适当再添加些水。“这个讲究比例的,确保面浆必须要薄,但是又要有黏稠感,这样做出来才好。我因为做了30多年,也不称量的,都是根据经验来了。”潘彩芬介绍说,这是常熟传统春卷皮子的做法,当年她因为开点心铺子,要做各种早点,为了丰富品种,专门向当地的老师傅学了这门手艺。过去拌和面粉都是用竹片搅拌,潘彩芳的老伴没有去世前,夫妻两人搭档,丈夫帮她拌和面粉,常常要搅拌上三刻钟才能达到需要的浓稠度。后来丈夫过世了,她拌不动了,儿子陆惠良就帮她用电钻改造制作了一个专用的搅拌器,帮助她解决了难题。搅拌了一会儿,看浓度差不多,潘彩芬就用小勺子,向面浆里添加了少许碱水,“这是做好皮子的秘方,加入适量的碱水,这样摊皮子的时候不容易粘锅,而且口感也更好。”随后她又搅拌了片刻。这样前后十分钟不到,一盆面浆就准备到位了。
摊出如玉白皮子
做好面浆,就到了重要的摊制皮子过程了。潘彩芬先拿出了自制的纱布刷蘸了色拉油,细细把平底锅抹了一遍,“用刷子不如这个涂得匀,而且有时候刷子会掉毛,粘在上面就不好看了。原本做皮子我用过菜油,但是做出来颜色发黑,不如色拉油看着清爽。也用过荤油,但是我本身信佛的,想到喜欢吃春卷的老年人偏多,不少人也信佛,用荤油有点不合适,最后选了色拉油。”说话间,锅子里油温已经达到了合适的度数,她用小勺子拨开面浆表面因为搅拌出现的小泡沫,舀出一小勺面浆转着圈倒入锅中,手腕也配合着转动,让面浆均匀分布到锅底,形成一个完美的圆形,然后轻轻调整锅底与火接触的面积,等面饼变色后,抖动锅子,确保面饼不会粘底。片刻之后,她一翻锅,一张完美、洁白的饼皮就摊放在提前准备好的、倒扣的镂空篮底部,一旁的电风扇正对着这些倒扣的篮子吹风,这样能加速饼皮冷却,使得皮子可以在短时间内放凉,方便叠放起来。这个过程看着简单,其实要做好还挺难,家里除了潘彩芬,她的儿子以及孙子也都会摊制春卷皮子。不过陆惠良表示自己的手艺不如潘彩芬厉害:“看看是简单,其实做这个要凭经验的,我常常一不小心就把皮子焊过头了,焦黄一片,就不能用了。”
说话间,潘彩芬就做好了20张皮子,10张一叠地放好。这种“老法头”方法做好的春卷皮子和市面上买的机器制的的确不同,手中一揉放开再摊平依然是漂漂亮亮一张饼皮,不会出现破洞。因为是传统方式制作,所以很多人家都喜欢,为了满足需求,她每年从10月份开始开炉做皮子,等到了来年5月才停止接活。春节前后到现在是她最忙碌的时候,“从廿四夜开始,要用到春卷皮子的人家多,最多的一天大概做了2000张,忙得连饭都来不及吃。”
满口春色大家爱
有些人家因为常常制作某样食物而会对自家的产品产生腻味的感觉,潘彩芬家却是人人都爱吃春卷。刚做好的20张春卷皮子就是当天她家准备自己做春卷的材料。为此她一早就准备好了馅料,一旁的桌上姜末、肉丝、韭黄、大蒜叶已经切好,葱油也熬好一小碗。“春卷有个好处,就是喜欢什么就放什么,都好吃的。我们家一般不做甜的,都是做咸的为主,韭菜、韭黄、大蒜都做过,加肉丝,放点鸡蛋丝会更显得嫩嫩的,觉得更好吃。我自己最喜欢大蒜味儿的,香,家里也有人喜欢韭黄的,今天都准备了些。”说话间她起油锅摊了一锅鸡蛋,切成丝,随后肉丝下锅炒好,加入大蒜叶,喷点酒,翻炒得香香的再起锅。随后如法炮制了肉丝炒韭黄,然后在两种馅料里都加入了切好的蛋丝。
摊开春卷皮子,她细细码好一条馅料,然后翻卷起来,用筷子抹上面浆把口子封好,一只传统的春卷就做好了。不一会儿一盆春卷已经制作好了,她又热好油锅,将春卷炸成金黄色再起锅撒上葱油,招呼大家趁热品尝。春卷皮子外脆里绵,加上馅料,吃起来口感更嫩些。
春卷不仅是潘彩芬家爱吃的季节性小点心,周围人家也都爱这一口。她做春卷皮子时,附近的小孩子都喜欢过来看,有时就会撒娇要她做春卷吃,她就给孩子们做一些。邻居也喜欢这传统滋味,常会准备好馅料,让她帮忙制作,她也特别乐意帮忙,和大家一起品尝这充满春意的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