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不“烂尾”,才能让公众看到治理信心
当热点事件新闻上升为公共议题,公众想要的不光是追问事实真相,也关心谁来负责、怎样善后,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重演。对这些追问的应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也许,很多人都已经淡忘了,去年7月份被媒体曝光的上海垃圾偷倒太湖西山岛事件。但是,负责处理该事件的司法机关并没有因此偃旗息鼓,草草了事,而是坚持严格执法,一查到底,追究有关责任人的法律责任。
本月23日,姑苏区人民检察院以被告人王菊明、陆小弟涉嫌污染环境罪,被告人孙秋林涉嫌诈骗罪向姑苏区人民法院提起公诉。再加上,去年12月底,江苏省太湖强制隔离戒毒所原副所长韩建林、基建科原科长张斌因涉嫌渎职罪,被吴中区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至此,上海垃圾偷倒太湖西山岛事件,前后共有5名涉案的责任人被追究法律责任,将受到法律的严惩。可以说,上海垃圾偷倒太湖西山岛,这个热点事件没有“烂尾”,而是以案说法,给社会公众上了一堂生动的法治课。公众的公共环境利益不容侵犯,只要有人胆敢以此牟利,必将被问责、追责。
当今社会,热点事件新闻频出,昨天的关注焦点很快就会被今天的、明天的新热点覆盖、替代,“有始无终”几乎是一种常态,真正被“打破砂锅问到底”的事件并不多。正因如此,有些热点事件新闻的主角(责任人、责任单位),在回应社会公众的关切时,往往以“危机公关”的技巧,避重就轻,采取拖字诀,躲避社会舆论的“三板斧”。通常的“绝招”包括:表态多,后续跟进少;道歉多,问责整改少;调查多,真相公布少。而这背后的根子在于一些地方政府的消极态度,面对问题,不想查,不敢查,不愿查”,就算迫于舆“论的压力,表了态,道了歉,甚至罢免了责任人的职务,也只是一种“积极的应付”,目的不是为了真正解决问题,而是为了平息公众的“怒火”。
让热点事件新闻不“烂尾”,不仅是对公众负责的客观需要,也是社会治理的现实需要。因为,当热点事件新闻上升为公共议题,公众想要的不光是追问事实真相,还关心谁来负责、怎样善后,以及如何避免类似问题重演。对这些追问的应答环环相扣,缺一不可。如果虎头蛇尾,高调应对舆情,消极处理问题,表面上看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实际上不利于解决现实问题。就以上海垃圾偷倒太湖西山岛事件为例,如果事件被曝光后,有关方面不是抽丝剥茧,将整个事件的来龙去脉一一给公众一个交代,对于涉案各方应负担的责任不是一一加以厘清,那么不光群众不满意,而且避免类似问题重演,也会变得难上加难。
□苏报评论员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