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活态保护,要让人愿学愿教
传承人、传承人的手艺是活态传承的载体,不仅要徒弟愿意学,还需要 师傅愿意教,师徒的传承关系直接决定了传统技艺能不能保护好继承好。
日前,《苏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人才培养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向社会公开发布。这是继2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苏州市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办法》之后,针对濒危非遗人才进行培养即将出台的又一个重要举措。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无非几种方式:一种是对于彻底丧失了赖以存继土壤的非遗项目,做好资料的整理和录入,让大家还能在非遗的“博物馆”中重温它的存在;一种是对那些还没有彻底消失的非遗,最好的方式就是活态传承和保护。
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固态文物,传承人、传承人的手艺是活态传承的载体,不仅要徒弟愿意学,还需要师傅愿意教,师徒的传承关系直接决定了传统技艺能不能保护好继承好。苏州的不少非遗项目保护和传承中,后继乏人也是一个共性的瓶颈,显然,传承人带徒弟可以申请授艺补贴,对学艺者的传承权益和创业进行鼓励,这些调动的是双方的积极性。
当然,说到活态传承和保护,最关键的还是要千方百计地为它们的生存找到市场,甚至是营造市场,从生存价值上来培养生存的土壤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好了,市场的销路热了,非遗项目传承人少、人老的问题其实也能迎刃而解。不过,这有一个过程,这种情况下,先从培养传承人和学艺者入手,通过激励措施,让人愿意学、愿意教,先把传承中最重要的载体——人——稳住了,有人愿意为传统技艺尝试甚至是坚守,这是非遗走下去、活起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条件。
稳住传承技艺的人,同时再积极地帮助或引导他们去找市场、适应市场,这样的努力才能让非遗早日走上一个良性的生存之路。
□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