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个失信小故事的警示
过去,诚信缺失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失信行为成本太低。如今,随着我国信用体系建设逐步完善、失信惩戒机制进一步建立,“一处失信,处处受限”的局面正在形成。下面推出的三个失信案例就是个警示。
投标资格被取消
“经查询,苏州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已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现我招投标办对贵公司取消投标资格!”2016年11月22日上午苏州木渎镇某招投标办现场,该公司负责人彭总听到这一投标结果一脸茫然,忙碌了大半个月的公司工作人员惊讶得说不出话。“你们是不是弄错了,我们合法经营,怎么会被列入异常名录?”
“您的企业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上显示出,因年报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您不知道吗?”招投标办的工作人员说。
2016年11月22日下午,该公司会计小李赶到相城区市场监督管理局二分局,申请把该公司移出经营异常名录,并表示公司在2015年年报中,确实存在隐瞒真实情况、弄虚作假等,要求整改后当天就能移出经营异常名录,以便继续参加这次木渎投标。但是按照规定,提交正确材料后需先在外网公示后才能办理移出。第二天,虽然该公司提前移出了异常经营名录,但仍然因这一原因,痛失这次机遇。
该公司在年报抽查初查时被发现;承诺2034年11月30日100万元出资到位的,但该笔出资已经于2015年5月20日到位。
该公司负责人感叹道:“那是公司2014年底成立后遇到第一笔大生意,事前也做了充分准备,也有实力中标,没想到因信用公示出了问题,后悔!”
险失首笔百万订单
去年11月21日下午,张家港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市场主体监管科来了一位40多岁的中年男子,他急切地要求工作人员帮他把公司移出异常经营名录。原来该人姓邵,是苏州某机电设备有限公司的老板,在杨舍镇白鹿路1号从事机电设备、电线电缆的购销,生意不错。由于想换地经营,新地方还在洽谈中,忽视了当地市场监管部门的提醒,认为公示信息没啥用,无所谓。结果如今因年报公示中显示该公司经营场所异常,一笔较大的单子快黄了。
原来,该公司长期合作的苏州老客户突然采购量大增,订单金额达200万元,出于谨慎,该客户在“国家企业信用信息公示系统”中查询了该公司情况,还用手机扫描了营业执照上的二维码,结果都显示该公司“通过登记的住所无法取得联系”,被列入经营异常名录,于是决定订单
暂缓。“哎!没想到”老邵叹了一口气。
发展客户受阻
因2013年度、2014年度两个年度的年报都没有申报,吴中区出口加工区某企业才接到的一笔订单被退单。日前,该企业法人代表王先生心急火燎到吴中区市场监管局市场主体监管科申诉:“我们企业合法经营,怎么就进了经营异常名录了?”
最近该企业客户在下订单时,查询了下国家企业信用信息系统该公司的信用情况,结果显示该出口加工企业已进入了经营异常名录,就提出了退单的要求,这下可把王先生急坏了。
了解情况后,监管科工作人员立即进行了查询,经工作人员指导,王先生企业提出申移,5天后,按规定移出异常经营名录,重获订单。
□苏报记者苏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