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懂“263”行动背后的为政志向
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苏州实现“两聚一高”蓝图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的最大“拦路虎”“。263”专项行动既是环境问题的歼灭战,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
正在召开的全国两会举世瞩目,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环境保护等等都是人们关注的热门话题。令外界印象深刻的是,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教育、扶贫、医保、住房、环保、户籍乃至于电话费等等百姓最关心的突出问题,都通过一张张民生清单,被列为一项项民生实事,同时承载着公众的特别期待。
民生是为政之要。政府所有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为了人民群众生活的持续改善。
把发展成果落到增进人民福祉上,对于苏州来说,就是要对照“两聚一高”目标,有针对性地补上短板。百姓的收入增加了、生活水平提高了,但百姓身边的环境问题很突出,影响了生活质量。应当说,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苏州实现“两聚一高”蓝图的最大制约因素,也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最大“拦路虎”。
把解决群众反映强烈、期待迫切的问题,作为政府工作的导向,积极作为、主动作为。这样的为政志向,也正是省、市开展“两减六治三提升”专项行动的动力之源。“263”是这一整治行动的简称,是江苏省委省政府和苏州全市上下落实中央环境保护督察整改要求、切实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一个重大决策和具体行动。其中的“2”是指“两减”,以减少煤炭消费总量和减少落后化工产能为重点,从源头上为生态环境减负;“6”是指“六治”,针对当前生态文明建设问题最突出、与群众生活联系最紧密、百姓反映最强烈的六方面问题,重点治理太湖水环境、生活垃圾、黑臭水体、畜禽养殖污染、挥发性有机物污染和环境隐患;“3”是指“三提升”,提升生态保护水平、提升环境经济政策调控水平、提升环境监管执法水平,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坚实保障。
曝光、通报、整改、问责……“263”专项行动既是环境问题的歼灭战,更是推动经济转型升级的攻坚战。用猛药治痼疾,开良方促长效,不获全胜不收兵。2017年,苏州将围绕“263”实施188项生态文明建设重点工程和207项重点工程,明确投资额、完成时限和责任单位,可操作、可考核,让广大群众真切地感受到身边环境的明显改善。
□苏报评论员金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