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国有大行到各商业银行,许多银行在力推消费信用贷款。额度、利率、期限、便利度,对于消费者来说,考量起来一个都不能少——
□苏报记者杨帆
无抵押、额度高、期限长、利率优惠、循环使用……如今,从国有大行到各商业银行,许多银行在力推消费信用贷款。与传统消费贷款相比,互联网时代的消费信用贷,贷款资金从申请到入账不过是分分钟的事,点点手机就能完成的贷款体验也成为其备受欢迎的重要原因。在互联网特质之外,消费信用贷渐趋红火更多呈现的是银行信贷业务的市场化侧面,额度、利率、期限、便利度等已成为银行争夺市场的关键。
消费信用贷几成业务标配
传统银行利率优势明显
“白领通在苏州市场推出已经有8年了。”对于很多苏州市民来说,白领通是一个“老牌”消费信用贷产品。宁波银行苏州分行个人银行部负责人孙园媛告诉记者,今年正好是宁波银行进驻苏州8周年,白领通就是随着苏州分行的设立开始面向市民的。面谈、提交申请资料、审批额度、放款提款,白领通推出以来,相应的申办规则沿用至今。消费信用贷应有的免担保、免抵押、一次申请3年有效、随借随还等特质也一应俱全。
“当时,市场上同类产品还很少,现在市场竞争是越来越激烈了。”孙园媛说。从工、农、中、建等国有大行,到江苏银行、中信银行、光大银行等股份制商业银行,再到邮储银行、相关农商行,记者发现,绝大多数银行有自己的消费信用贷产品。其中,国有大行近期明显发力,工商银行的工银融e借、农业银行的网捷贷、中国银行的中银E贷、建设银行的快贷等都在攻城略地中。起步更早的股份制商业银行也在面向不同人群的市场拓展中实现了消费信用贷业务的逐年递增。以江苏银行苏州分行为例,该行目前就有卡易贷、金e融、享e融和税e融4款消费信用贷产品。
有分析认为,一方面,消费金融公司、网贷平台等消费金融业务的快速发展,刺激了传统银行发展消费贷款的热情。与金融公司、网贷平台上动辄百分之十几、二十几的贷款年利率相比,传统银行利率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消费贷款尤其是信用类消费贷款的市场需求,也让银行看到了市场发展前景。与房贷相比,消费信用贷因行而异、因人而异的市场化特质,也成为处于转型期的传统银行走好商业化道路的有益尝试。有数据显示,“工银融e借”自今年1月5日推出以来,白名单客户数已近9000万户。而建行快贷授信额和累计发放额均超过千亿元。从苏州市场看,建行苏州分行快贷业务2014年底推出,目前业务量已占该行消费贷的八九成,每年递增态势明显。
“互联网+银行”双基因让“秒申秒审秒签”成为现实
“互联网+银行”双基因是银行亮出的消费信用贷“身份牌”。无论是拉动居民消费、扩大内需,发展普惠金融、服务民生的政策要求,还是满足互联网时代个人客户多元化消费融资的市场需求,各大银行的消费信用贷正在进行着与时俱进的诸多尝试。
线上申请、秒贷到账就是其中的最大特色。工银融e借、建行快贷、江苏银行金e融等,从申请到放款均可通过手机等终端全线上渠道办理,客户在线实时查询是否可以办理贷款以及可贷额度,通过网上银行或者手机银行实现线上一键即贷,最快实时到账。“快贷的快是靠3步3秒来实现的。”建设银行苏州分行房贷部沈皎告诉记者,对于符合条件的客户,办理快贷的话不仅是足不出户、网上办理,而且是“秒申、秒审、秒签”。
事实上,快捷体验的背后依托的就是双基因支撑。一方面,传统银行发挥了客户审核、市场定位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借助互联网大数据融合,更好地解决了客户评价难问题,基于大数据技术的智能信贷决策,通过获取更广泛的信用信息维度,如社交行为、消费偏好等,交叉检验、实现信用风险精准定价,降低了风险指数,也让无抵押、纯信用成为可能。细看各行消费信用贷的适用人群可以发现,银行把存量客户资源与社保、公积金等含金量颇高的数据信息结合起来,让消费信用贷的双基因特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
像江苏银行金e融基于公积金缴存情况、征信信息等大数据应用场景完成授信审批。“我们主要通过后台大数据,配合人工辅助,来监测借款人偿还能力和资信变化情况,确定借款人能不能贷、贷多少。”江苏银行苏州分行零售业务部相关负责人说。中信银行也有类似的公积金类的消费信用贷款,凡是住房公积金缴存已满6个月的客户,只需一个网银USBkey,即可随时随地登录中信网上银行实现贷款申请。目前江苏银行苏州分行的金e融覆盖了全市范围。中信银行苏州分行、光大银行苏州分行等的同类产品主要集中在市区范围。宁波银行苏州分行则在近期刚刚上线了“园区版”的公积金类消费信用贷款,竞争可谓激烈。
准入人群选择也让银行在消费信用贷客户审核方面走了“捷径”。像宁波银行白领通只面向机关事业单位在编人员、事业单位(企业编制人员)、大中型国有企业人员和外企、民企中公积金缴存基数超过5000元的人员等4类人群,不同人群可获得的信用额度不等。建行快贷则明确面向本行个人住房贷款客户,持有本行一定存款、理财产品等的客户;中行中银E贷只针对受邀客户;农行网捷贷贷款对象则为农行个人住房贷款客户以及部分地区按时缴纳住房公积金的客户。也就是说,虽然消费信用贷可以无抵押、无担保,但存量客户、存量业务以及对客户稳定现金流等仍有着明确的“入门”要求。
算清实际利率很关键
还本付息方式也要多留心
比起价格透明、利率相差不大的房贷,不同银行间的消费信用贷产品无论在优惠幅度、放款额度还是申请门槛上都值得货比三家。而在选择产品时,市民还要多留心还本付息方式。
相比而言,国有大行的消费信用贷利率较低,但额度也偏低。近期像工银融e借开展限时促销优惠活动,办理12个月(含)以内融e借可享受优惠利率4.35%,相当于原利率6.7折优惠,这是该品牌自发布以来最大力度的优惠促销活动,远低于市场上同类贷款的利率水平。建行快贷也在开展利率优惠活动,活动期间年利率也只有4.56%。而在平时年利率为5.6%左右,也与很多股份制商业银行6%以上的年利率相比较有竞争力。但国有银行在额度审批方面远没有股份制商业银行“大方”,后者10万元、20万元、30万元的额度授信并不少见,而前者低于10万元的额度授信频出,有时甚至授信额度低于1万元,让申请者大感懊恼。
除了要认真比较额度、利率,有业内专家提示,消费者在查看产品利率时首先要看清是日息、月息还是年息,有银行在手机银行办理页面上标注的是千分之五的月息,计算下来,年息就超过了6%。其次要关注的是计息还本方式,等额本息、等额本金或是利息前置等,不同的还款付息方式差别还不小。目前大多数银行采用的是额度有限期内借款人随时借款,借款后开始计算利息,随借随还,循环借贷。需要注意的是,额度有效期一般较长,三年到十年不等,但借款时限通常为一年,借款一年后需还清本息,一般采用先息后本的方式。
记者在采访中了解到,消费信用贷在30万元以下的授信金额可以直接打到贷款人账户由其自行支配;30万元以上金额,按照银监会要求,必须采用受托支付,直接付给交易对象。拿着30万元,消费者是否会冲进股市、购买理财甚至贴补买房?如何进行有效的贷后管理?有业内人士告诉记者,这是“看上去很美”的消费信用贷的一大隐忧。一方面,从客户体验看,实时提现是消费信用贷的一大卖点;但另一方面,线上转账还可以跟踪资金去向,提现后的资金去向管理起来就很难,“我们在前端营销的过程中都在强化客户提示,杜绝资金进股市、楼市或是买理财,但如何进行制度强化、信用监管等还需要更多有效的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