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朱奭隽)昨日,记者从苏州市农业委员会了解到,一项对于菜农的福利正在制定中。市农委初步确定,将对蔬菜生产面积10亩以及10亩以上的蔬菜生产者,给予每亩最高500元的生产补贴,今年下半年可申请。
记者了解到,虽然相关政策办法还在制定中,但在昨日市农委蔬菜生产补贴情况通报会上,该项福利已经可以初见端倪。
市农委表示,新政补贴的范围是列入补贴范围的规模化蔬菜生产基地应在“四个百万亩”高效园艺落地上图区域,且土地权属清晰,符合国家、省、市相关规定。
补贴对象方面则是登记注册在本市市辖区(吴江、吴中、相城、高新区、园区)行政区域内,自愿从事周年连片规模种植蔬菜的农业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农业生产大户,蔬菜生产面积超过10亩(含)。
落实到补贴标准,市农委目前初步确定对符合条件的补贴对象,每亩最高给予500元生产补贴。
记者了解到,其实除了新政,我市为了保障老百姓的“菜篮子”做了不少工作。据市农委介绍,2015年以来,市级财政每年投入3000万元,重点扶持“菜篮子”生产能力建设、流通体系建设和蔬菜标准园创建等方面,主要目标是持续提升蔬菜产品生产能力、产地配送能力、质量安全监管能力、调控保障能力。
通过2年的持续投入,“菜篮子”工程建设扎实推进,到2016年底,全市共建成常年蔬菜地31.6万亩,蔬菜总产量达到248万吨,建成市级以上蔬菜标准园33个。全市蔬菜钢管大棚、防虫网、喷滴灌等设施面积12.4万亩,占常年蔬菜地的39.2%。同时,大力发展直营直销、社区配送、农超对接、农校对接、农产品电子商务等新型流通模式。建立和完善了重要农产品应急保供制度,增强了应对突发性灾害、平抑供求波动的能力。
不过由于蔬菜生产还是个“看天吃饭”的事儿,容易受极端天气的影响,因此,价格波动比较大,且供需两侧时常会显得不平衡。
在苏州市统计局和国家统计局苏州调查队给出的《一季度苏州市区居民消费价格运行情况简析》中,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气温较高且天气以晴好为主,鲜菜供应充足,均价同比去年一季度出现了下行,超过半数的鲜菜跌幅超过20%。
另外,市农委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从本市市辖区中的吴江、吴中、相城、高新区四个区来看,截至2016年底,年蔬菜产量为40.6万吨,而辖区内年需求量为128万吨,显然对于喜欢吃本地蔬菜的苏州老百姓来说,供需依旧不平衡。
因此,市农委表示这次拟定的补贴政策目的就是增加菜田面积、稳定蔬菜产量、确保质量安全。
另外,记者了解到,为了实实在在惠及菜农,该项补贴政策对被征占的规模菜田、连续闲置一年以上的设施规模菜田、改变设施使用性质或存在其他违反耕地保护规定的、违反化肥农药使用管理规定、对环境造成严重污染和破坏的、发生重大质量安全事件的、或者在部、市级农产品质量安全抽检中出现不合格的,以及拒不接受质量安全抽检的,采取一票否决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