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下午,深圳五洲宾馆,一场招商投资说明会让太仓代表团此行收获满满。25个科技、人才、现代服务业和工业签约项目,总投资达106亿元。
这场投资说明会,在近年来太仓的招商活动中是规格较高的一次,太仓各镇、区和相关部门以及太仓本地主要民营企业负责人尽数到场,人数超百人。
高规格的背后,是太仓对谋求今后创新发展的重视。太仓市招商局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来深圳,不仅是为引进项目,更是希望通过在与当地政府、企业的交流中,寻求两个问题的答案:在创新转型发展中,政府怎么办?企业怎么做?
完善服务
营造优质创新软环境
近年来,立足于自身产业结构特色和区位优势,太仓经济发展势头一直不错,综合实力常年位列全国百强县前十。但在原始创新、培育地标企业和营
造创新生态上,却存在不少短板。
尤其是在“创新四问”“两聚一高”新发展背景下,如何补足创新这块短板,成了太仓领导干部在谋划未来发展时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招商投资说明会之前,太仓党政考察团已经在广州、东莞、深圳进行了三天的考察学习。 三天满满当当的行程安排中,除了华为、大疆等创新型民营企业外,创新载体是考察团参观学习的重点。在广州高新区科技城、东莞松山湖科技园、深圳南山科技园的参观过程中,当地政府联合市场资本打造的一条龙创新服务,让考察团印象深刻。考察团认为,与广州、深圳、东莞相比,太仓的开发区、创新园在七通一平、九通一平等硬件设施建设上毫不落后;但创新项目和工业项目不同,对创新软环境,尤其是创新服务的要求更高,在这方面,广州、深圳等地的创新载体则更加成熟,尤其是针对创新项目普遍需要的融资,几乎都有投资机构及时跟进。
更令太仓干部们感叹的还有这些载体的容错机制。“你看大疆现在这么火,但是在它所在的深圳创维半导体设计大厦里,还有很多和大疆同时起步的创新项目,至今还未见成效,有些甚至已经夭折。”太仓市招商局副局长朱永强介绍,所以,政府部门不能用对待产业项目的观念,看着它从开工建设、竣工投产到产生效益一步步走过来。在这方面,政府也要向各类投资机构学习,学会用市场的眼光和观念来对待创新项目。
当天的投资说明会上,太仓产业投资发展集团与深圳达仁投资管理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签订合作意向协议,双方将共同成立创业投资管理公司(GP),投资军工、先进制造、新材料等中早期项目,以及优质产业类基金。值得一提的是,太仓并不控股GP,完全交由达仁投资公司管理。
构筑人才高地
激发本土企业创新活力
创新转型发展,不能一直依靠引进新项目“输血”,更关键的是要激发本土企业的创新活力,提升太仓经济的内生“造血”功能。在这方面,科技人才的引进,对于增强本土企业创新能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投资说明会上,17个签约产业项目为太仓揽得投资95.1亿元。但对带队的太仓市委书记沈觅,以及考察团来说,更重要的是总投资10.9亿元的8个科技、人才签约项目。
在参加此次考察团的太仓民营企业家们看来,此次南下,是一次转变理念、开拓思路的学习过程。赛业(苏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韩蓝青认为,处在改革开放最前沿,珠三角地区的企业更熟稔优胜劣汰的市场竞争法则,因此,当地通过创新提升市场竞争力的氛围更加浓厚,对优质人才和项目也就更加重视。
据了解,截至2016年底,太仓人才总量达15.32万人,高层次人才9367人,有国家“千人计划”人才30人,江苏省“双创计划”人才50人,省“双创博士”31人、省级科技创新团队4支、姑苏创新创业领军人才65人。2016年,太仓全市人才科技经费投入7.73亿元。
本月初启动的太仓科创月活动中,人才引进再次成为主角。围绕“融入上海科技人才先行”这一主题,太仓市政府与上海理工大学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国家“千人计划”创投中心太仓工作站、国家技术转移东部中心太仓分中心揭牌成立。
本次投资说明会上,太仓市科技局和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签订知识产权合作全面框架协议。今后,三环专利公司将为太仓从珠三角地区引进先进技术和优秀人才,助推太仓市的产业升级和创新创业工作。
朱永强透露,太仓市招商局已计划在深圳设立办事处,长期对接深圳的优质人才项目,学习当地政府、科技园区的创新发展理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