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昆山市如何“聚力创新求突破”,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姚林荣和专家们进行了探讨。 □记者 濮建明 摄
4月25日,《“创新四问”市(县)区书记访谈》走进昆山市,苏州市委常委、昆山市委书记姚林荣,东南大学教授、省政府参事徐康宁,新华日报社副总编金伟忻,昆山维信诺公司总经理高裕弟,昆山生物医药产业园总经理荀标,共同就昆山市如何“聚力创新求突破、引领昆山新发展”进行探讨。
主持人:“昆山之路”是苏州发展的三大法宝之一,作为全国县域经济“领头羊”,近几年昆山的创新步伐是怎样的?
姚林荣:昆山原来给人的印象是制造业基地、世界工厂。近几年来,昆山在谋求转型,从“昆山制造”到“昆山创造”,特别是省委书记李强对苏州“创新四问”的提出,昆山上下都在以实际行动来回答。在创新发展上,我们的目标是要做成几个比较有优势的重点产业,主要方向是光电产业、小核酸生物医药等。昆山接下来还要发展的一个重要产业就是人工智能机器人。同时在金融方面,我们要打造金融体系来服务好科技。
营造创新生态促产业形成
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整体提档升级
主持人:昆山电子信息产业的创新突破,应该是昆山创新的重中之重吧?
姚林荣: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的核心是光电产业,在全国的集中度最高。昆山电子信息产业整体在提档升级,我们重点瞄准的方向是四个字“强芯亮屏”。比如,去年友达光电第一期投资120亿元,点亮仪式后,现在发展形势非常好,二期的投资也在进行中。另外一个是“强芯”,今年3月30日,我们引进了澜起科技,其可控数据中心平台项目落户昆山,到2020年销售会超百亿元。这是昆山近期创新发展一个重要突破,技术是原创性的,将通过一些核心项目引领带动芯片产业。
主持人:高总给大家介绍一下AMOLED,老百姓更关心的是什么时候能用上这个产品呢?
高裕弟:维信诺在昆山从事科技创新11个年头了,我们一直是引领中国大陆的有机化工产业,包括技术创新的进展,就在四月份结束的中国电子信息博览会上,我们也展出了180度、可以对折的柔性AMOLED屏,这款技术获得了产品创新金奖。以后我们大家使用的手机、电视机或者是平板电脑,不再是一块硬硬的玻璃,而是像我手中的这块软膜一样可以随意弯曲折叠,甚至于拉伸。可以想象,以后我们的衣服、窗帘,都可以变成全新的显示器。
昆山给创业者实现从零到一的可能性
金伟忻:昆山在构建创新生态层面,还有哪些新的实践和新的理念?同时我们也非常好奇,是什么吸引像高总、荀总这样的领军性创新人才在昆山一扎根就是十多年?
姚林荣:创新生态,我理解是反映在创新要素上的一种集聚。怎样去营造创新生态,各个地方是不同的,即使是同一个地方、不同时代也是不同的。比如说吸引人才要做、提供金融服务要做、构建一些平台要做、产学院的合作要做、引进一些关键的项目也要做。但最重要的还是产业的形成,通过产业的形成来集聚人才,两者是互动关系。
高裕弟:2005年,我们来昆山后,讲了我们项目的基础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昆山的各级领导给我们的感觉是,他们非常懂光电产业,而且非常懂AMOLED,这是我们意想不到的。所以有了一种相逢恨晚的感觉。
荀标:昆山给了我们实现从零到一的可能性,这是昆山很大的魅力。在昆山生物医药小核酸基地,我们企业有很多项目和团队,都是从零开始的。小核酸是继小分子化学药和大分子生物药之后的第三次浪潮,全世界社会化的药到现在还没有一个小核酸药进入临床。而昆山在十年前就具有非凡的胆识选择做这件事。
昆山实践是多维度创新
地方政府和企业同行至关重要
主持人:积极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大战略,培养从昆山出发的国际化品牌,有没有秘诀?
姚林荣:昆山企业“好孩子”的发展道路,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二十多年前,从一个濒临倒闭的校办企业,一路走来,做到全球儿童用车行业最大。首先,我认为这是一个企业家的追求,是一种智慧能力,甚至是一种情怀,决定了企业的发展。同时,我们不要认为一些传统行业,传统产品就没有科技含量。从好孩子童车里我们可以看出来,并非如此。童车很早就有,好孩子现在获得的专利有七八千项,同时也掌握了一些国际标准。可见,传统的东西照样对技术含量要求很高。
我们在创造好的经济发展生态,营造社会对企业家的尊重,出台一些扶持的政策条件,包括行政服务、行政审批、简政放权、金融服务、技术服务等。另外一个特别重要的是,对关键性企业碰到的特殊困难,地方政府要及时做出反应,跟企业一起共商对策,和企业同行至关重要。
昆山与台企融合发展
金伟忻:从昆山的实践当中,我感觉到聚力创新是多维度的创新。从无到有的原创性创新,从科技型创业的引领性创新,再到传统产品传统企业的品牌性创新,我觉得每一个创新的空间都很大。
徐康宁:昆山的创新之路,还是要继续发挥昆山原有的海峡两岸合作紧密的优势,通过和台资企业相互对接,产业互补,共同走产业创新和技术创新之路。
姚林荣:确实,昆山整个城市跟台商、台资的发展融合在一起,昆山城市的发展也伴随着台资企业的发展。台资企业做大、产业做大,城市也在做大,台商在中国大陆的投资九分之一在昆山。所以,昆山必然会高度重视台资企业的发展,他们在技术管理经验等方面,还是很有优势的。我们历来也高度关注台资企业的发展,希望台资企业在昆山扎根发展、转型发展、永续发展,昆山市委、市政府会一如既往全力服务好台资企业。
□记者 朱新国 编辑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