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能人”冒充公职人员招摇撞骗
本报记者 方方
最近,姑苏公安分局双塔派出所连续接到多起以冒充检察院、法院等“公职人员”为名,利用职务之便低价推销涉案车辆实施诈骗的案件。苏州警方历经多日调查,终于将四处行骗的“大能人”徐某抓获。
神通广大的“检察官”
今年1月初,市民金女士打算购置一辆新车。在一位朋友的介绍下,她认识了一位自称是在苏州市虎丘法院当法警的男子徐某。聊天期间,徐某得知金女士近期有意购买新车,于是便主动向她介绍说,法院在办理案件过程中没收的涉案车辆,最终大部分将被拍卖处理。而他所工作的法院,目前正有一批扣押涉案车辆等待拍卖处理,若金女士有意,他本人可以从优购买,而后再过户给金女士。说话间,徐某从口袋中掏出多张待拍涉案车辆照片给金女士看,同时顺手还带出了一本带有国徽图案的工作证件。金女士深感遇见了“贵人”,对徐某深信不疑,从照片中挑选了两辆市场价共计100多万元的某高档品牌轿车,并与对方商谈约定以30万元的价格将其买下,并于1月中旬交付。她当即通过手机银行向徐某转账35300元作为定金,随后便翘首等待交车。
然而到了1月中旬,见对方毫无音讯,徐女士便主动打电话给徐某,不料对方手机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此时金女士心里起疑,便打电话到虎丘法院,对徐某的身份信息进行咨询核实,而法院的答复是“并无此人”。金女士至此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是上当受骗了,赶紧向派出所报了案。
另一名受害人殷师傅,去年开始加入网约车司机队伍。今年1月初,殷师傅出车时接到一位“气度不凡”的年轻男子。闲聊中,殷师傅从其口中得知,他是虎丘法院的“检察官”。年轻男子徐某向殷师傅“无意间”谈起,有关法院处理封查扣押涉案车辆的内容。徐某透露,法院在向社会拍卖这些扣押车辆时,价格往往不及市场价的一半甚至更少。对于如此诱人的低价,殷师傅顿时起了心思,于是就此向徐某进一步询问。一番商议后,徐某答应他通过内部通道办理购车手续,将一辆市场价在60万元左右的某高档品牌轿车,以35.3万元的价格卖给殷师傅。殷师傅感觉自己捡了个大便宜,为了尽快敲定下来,殷师傅按徐某要求,当面通过手机银行平台向对方转账了35300元作为定金。然而几天后,当殷师傅再次拨打徐某手机时,对方手机始终处于关机状态。
另一起案件的受害人李先生,在苏州高新区淮海街一音乐酒吧内,认识了一名徐姓的男子。其自称是虎丘检察院“公职人员”,并声称可以帮忙低价购买检察院查封的涉案车辆。李先生当即表达了他将来愿意托其购买的意愿。后来徐某邀请李先生去洗澡,在休息聊天时徐某自称,可用他本人名义进行购买,而后再过户,并向李先生出示车辆照片以供挑选。李先生心动不已,果断决定通过徐某介绍的方法为自己购买一辆,于是当即通过手机银行转账的方式,向徐某支付了5600元定金。钱到账后,徐某借故离开,可这一去再也没回来,此后手机也一直处于关机状态。方知上当受骗的李先生,立即向警方报了案。
警方揭开“能人”神秘面纱
苏州警方接到一连串报案后,历经数月仔细梳理线索,终于将嫌疑人徐某抓获。经查,徐某今年21岁,是一名无业人员。
据徐某交代,因其无业在家,平时没有经济来源,为了应对娱乐开销,不想找工作的他一心想找到赚钱捷径。在一次上网的时候,无意间浏览到法院拍卖没收涉案车辆的新闻,于是便灵机一动,想到了冒充法院工作人员,进而实施诈骗的歪点子。
在涉嫌的三起诈骗案件中,徐某总共骗得人民币76200元,而在警方将其抓获时,大部分赃款已被其挥霍一空。最终,徐某为自己的“小聪明”付出沉重的代价。目前,徐某因涉嫌诈骗,已被苏州警方刑事拘留。